那时,唐山教区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五家庄主教座堂及其他堂口的建设工程刚刚启动,苏神父与主教、神父们只能栖身在路南区大业里老十中地震遗址简易房内。
据考,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天主教在陕才有了起色,有据可查的周至教区较早的堂,符家庄堂碑载:“降生一千八百七十七年创建”。
杨凌教会付家庄天主堂是当时杨凌城区唯一的一座天主堂,由周至教区王辉耀神父策划筹建,每个星期天下午3时均有主日弥撒。
母亲张香素自幼生长在威县张家庄村,村子约有一千多人,都是信天主的。母亲在教会上过小学,后因家境贫寒辍学。虽然这样,信德却永存心中。18岁时嫁入广宗县核桃园乡董里集村老教友家庭。
五家庄堂区唱经班负责此次感恩祭的唱经服务,唐山教区门徒班负责义工服务,唐山教区夫妇恳谈会的夫妇们负责为教友们提供午饭服务。
黄神父的堂区宁晋县北朱家庄的一位教友厂长还组织工人到县城义务献血。宁晋教会六县共有6万教友,其中宁晋一县就有3万教友,同时也是此次捐献款物最多的县,共计30万元。
大许家高中部师生来院演出、做义工,现在该校的邵敏同学和铜山师范学校学生张曼曼正在老人院服务。院周围的各界人士也都为安老院不断提供着力所能及的帮助,爱的接力棒在这里传递延伸。
那时,唐山教区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五家庄主教座堂及其他堂口的建设工程刚刚启动,苏神父与主教、神父们只有栖身在路南区大业里老十中地震遗址简易房内,居住条件十分简陋。
如今他年迈花甲七十有余,天主恩赐他仍然精力充沛,他靠着徒步行走,自行车简单交通工具跑遍了长治教区方圆几十里地以内的堂口堂区,北到长北地区大岗山以南,南至长治县苏店苗村,东到壶关安口秦家庄,西到屯留长子近村交界堂区
3.王鸿雁:37岁,拉拉队四组发送员,河北省临城县赵庄乡梁家庄人。2008年4月份遭遇车祸,造成高位截瘫。父母上了年纪,儿子还年幼,生活瞬间陷入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