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座常驻联合国观察员奥萨总主教出席会议,他在讲话中强调,必须推动人们尊重老年人的尊严,他们是社会财富的来源。
把某位故去的信徒列为圣品,是天主教会给予他/她最高形式的表彰,意味着他/她已跻身圣人的行列,因而该当在普世教会内受到敬礼。一般说来,封圣的程序是非常漫长、复杂和严格的。被封圣者必须已经是真福品。
“教友”一词,是在我们的至圣公教会中教徒间通常之称呼,其意义即表明教徒之间是亲密挚友。“教友”———一个高尚的称呼。
这时唯一的愿望,是在卫生间澡盆里放满水,脱去一身汗味的衣服,跳进澡盆,洗个痛快。然后换上新衣,才能安下心来,品茗也好,吃冰琪淋也罢,享受生活。
他指出,“做”是我们最喜爱的动词。我们投入其中太多以至于愿意为了它而牺牲(人)“存在”这个动词。“做”是我们为了不想得太多的一个方式,是我们不进入自己内心、不正视生命中严肃事物的一个方式。
大家都知道,打牌赌博以及其它类似的玩意儿,是人们深恶痛绝的,于法律、教律都不允许,但为什么又屡禁不止呢?作为一个基督徒,用什么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戒赌呢?
11月2号是追思已亡节,我一早就来到了教堂,我要为我去世的亲人们祈祷。近几年,我连续失去了五位亲人:妈妈、嫂嫂、大姐夫、两位姐姐的独生子。他们都是我的至亲啊,怎不教我痛断肝肠!
旧约中的天主是一个暴力,对人有苛刻要求,人稍有不听话,就要惩罚人的天主;而新约中的天主却是一个讲仁慈,无条件爱人的天主。到底哪个天主才是真实的?
春节是中国人在一年之中最喜庆的节日,人们走亲访友,互相表达着彼此间的祝福与问候。在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为教会的福传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如何利用春节来福传,值得我们每一位神长教友反思。
教宗提出慈悲必备的两种态度:一种是对罪过的羞愧感;另一种是心胸宽大。 教宗首先解释第一种态度,人必须明认自己是罪人。悔改时,天主的审判变成慈悲和宽恕,但人必须为罪过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