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莫若望保禄廿三世医院的医疗人员安抚病患(梵蒂冈新闻网)让自己受教于所忍受之痛苦,并从科技并非万能、友爱的联系不可或缺、全球化的矛盾等觉醒中从新开始。
心灵的痊愈的确非常重要,因此,教宗又说:可爱的弟兄姐妹们,在这世界病人日,我也邀请当局在医疗结构上投入更大的力量,来协助和支持受痛苦的人,尤其是贫穷和有需要的人。
在扶风县段家镇昝家村天主堂,张公显老师为教友们重点分享了生活中痛苦的意义,他联系生活实际,用超性的信仰信德告诫教友们,任何痛苦都是天主对我们的真是考验,只要我们认识了痛苦的真正意义,才能使痛苦变成生活中的真正动力
教宗方济各接着引用了圣若望保禄二世在《论得救恩的痛苦》宗座牧函里的教导来阐述他的思想,即看到在苦难中反映出基督。
“痛苦”具有一种能力,要么将一个人封闭、沉溺在自己的痛苦之中;要么将一个人的存在,打开到新意义的层次。藉着真福八端,耶稣向人类展示痛苦超性层面的可能性。
这是理所当然的,若我们为消灭一个自杀式恐怖分子而使十多人无辜丧命,是不可想像和非人道的。唯一的方式便是地面进攻,一对一的战斗。
即使无辜地被捕、饱受凌辱,被判十字架极刑,也没还手,甚至牺牲前还为刽子手慷慨地祈求宽恕(路23:34)。以宽恕代替仇恨,才是基督精神,才有心灵平安,才有真正和平。
拉瓦西枢机说:我想到母亲们为无辜婴儿遭残杀的哭喊,这一持续不断、普世性的哭喊声仍在今天回响着。
胎儿是无辜的受害者,他们被狠心的母亲抛弃了,他们连出生的权利都没有。十条诫命的第五条勿杀人,杀人是大罪应自科绝罚。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一个生命的权利。
教宗提到,教会照顾的弱势人群中包括无自卫能力的将出生的婴儿和所有无辜的人。以为除掉人的生命就能解决问题的人,并不是进步人士。教宗在此也谴责基督信徒遭迫害的新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