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梵蒂冈:教宗公开接见:怜悯意味着与苦难者同生死,共患难
2016-04-28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讲解了慈善玛黎雅人的比喻,勉励我们走近受苦者,与之同生死,共患难。教宗表示,并非经常出入天主圣殿的人就必然懂得爱近人。慈悲,那源自天主的慈悲,指的是心生怜悯,而非某种模糊的情感。

四大圣史中牛的喻意及其他
2009-01-22

他的福音是为向外邦人福传而撰写;“好玛黎雅人”的比喻、耶稣对外邦人信德的赞美(路4:25-27、17:11-19)等,都只出现在路加福音的记述中。

麻风村里的“德肋修女”
2006-11-30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印度服务的德肋修女一生服务麻风病人,却从没感染,直到她平安去世。她曾经两次踏上中国的国土,却未能实现她爱的愿望。而今天,我也看到她的影子在中国蔓延。

教宗清晨弥撒:蔑视弱者乃撒旦之作为
2018-01-09

当天取自《慕尔纪上》的读经一记述了慕尔先知的父母,厄耳卡纳和亚纳的事迹。厄耳卡纳有两个妻子:一个是亚纳,她之前不能生育,另一个妻子培尼纳却有孩子。

中国世青参加者近距离接触教宗喜出望外
2013-08-09

领队伯尔说:「大家在一起度过的每一天,看似平淡甚至多时的等待与拥挤稍显无趣,但在回忆时处处都是充满了感动。」在香港教区青年牧民委员会和一个修会的协助下,由她发起的这个小组得以完成朝圣之旅。  

梵蒂冈:教宗册封斯塔尼斯劳和赫塞尔布拉德为圣人:天主战胜了痛苦与死亡
2016-06-07

教宗方济各6月5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弥撒,将圣母司铎会创始人波兰籍神父耶稣玛利亚的斯塔尼斯劳(StanislaodiGesùMaria)和圣女布里吉达至圣救主女修会创始人瑞典籍修女玛利亚‧伯尔

教宗清晨弥撒:让我们接受上主的安慰,切莫心怀怨恨
2017-12-12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意亚先知书》,讲述上主许诺赐给祂的子民安慰(卅五1-10)。教宗对此证实说:「上主来是为了安慰我们。」诚如圣纳爵所言,我们要「默观基督的安慰者角色」,视之为朋友间的安慰。

怜悯的地理学
2003-10-15

选自德肋修女文集在现实里,国与国之间并无重大分别,因为到处都是人。他们虽然面貌不同、衣着有别,他们所受的教育和社会地位纵然有别,但实际上完全一样。他们全是神和我们要爱的人,他们都渴求爱。  

遵循圣女德肋灵修精神的女修会团体正式成立
2004-07-02

缅甸教区修会“圣德肋小径姐妹会”于日前正式成立了。这一以嘉尔默罗灵修精神为宗旨的缅甸女修会团体,是“英国小径协会”创始人玛利·多翰女士,同缅甸哈卡教区主教尼古拉斯·芒东蒙席共同创建的。

罗马:教宗主持圣母升天节三钟经祈祷:揭示人类与历史的光明未来。信靠天主﹐在人的有限中成就伟大的事
2012-08-16

援引当日路加福音的记载﹐圣母前往拜访表姊伯尔时﹐伯尔充满圣神﹐大声呼喊:「在(所有)女人中﹐妳是蒙祝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