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旷野经受诱惑开始,我们返回埃及,然后穿越出离埃及的道路,通过宽恕之途和天主的玛纳,籍天主的圣意,我们获得了福地,即天主国度的许诺,在那里,他将他名字的奥秘:‘我们的天父’告知我们”让这上去和下来的两条路提醒我们
神修生活的终极意义不在于完美,而是将神的爱意传递出去,首先透过“我之所是”,不管这样的我是怎样的有限,缺点多多,都是天主所爱的,随时宽恕与释放的。柔弱者、微小者最具有传爱的力量。
神父穿好祭衣准备为“亡者”行安所礼,同学们也安静地进入灵堂,站在“亡者”周围,只听神父念道:“现在让我们为曾婷姊妹举行追悼礼,首先,让我们向遗体默哀一分钟,祈求仁慈的天主宽恕她的过犯……让我们将我们的心愿呈现在天主台前
“要是我们知道复活的主像最热心的朋友那样多么接近我们,他多么渴望同司铎在一起,与他一同工作,随时准备支持他,给他提出忠告,宽恕他,甚至同他开玩笑!
我们要多热心祈祷虔诚与天主活泼的交谈沟通,撕裂自己的心,改掉自己的坏毛病,认真做补赎,办妥当神功,求主宽恕我们的罪过,重燃对整个生命的希望。四旬期是锻炼灵修和慷慨为弟兄服务的重要时期。
我一次再一次的劝她要“彼此温良体让,宽恕别人”(弗4:32),爱人听不进去,虽然不再骂,憋着一肚子气,也不到小区院子里锻炼了。圣诞节到了,我用轮椅推着爱人一起去教堂。
如果我们不认识天主乃是宽恕、正义和爱的泉源,则我们就无法了解天主是照耀和平之路的光。教宗也向神学家们谈到治学的方法,他说神学研究工作要称得上科学,除了必须以理性方式进行之外,还得忠于教会信德的本质。
每日熟读圣言、献上牺牲的祭献即我们的刻苦、彼此认罪修和、肢体间彼此代祷,形成一个爱的链接,走上灵修的合路即天人合一的生活;三、遇事不讲对与错,不互相指责和争辩,因为我们都是罪人,都需要耶稣的救赎,在基督内彼此的宽恕和包容才是治疗世界和个人的良药
教宗指出,这个长子不仅不承认和接纳自己的弟弟,也不接纳慈悲为怀和慷慨宽恕的父亲,宁可选择孤立而不是相遇。
他表示应每年实现一个,「灵修生活:我们生于天主,所有的一切均受他派遣;我们之间的共融;我们应包容所有人:每个人都会受到欢迎;宽恕:前行的必要条件;一颗懂得爱与聆听的心:以实际行动表达怜悯;真正敞开对话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