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儿子,离乡背井,未能在父母足前尽孝,为了传扬天主圣名,舍弃故土、舍弃父母、舍弃亲情,但他决不是没有亲情的。他在母亲坟前长跪不起,悲痛欲绝。
我欣喜以至有些胆怯,在树林里也是一样,人们抖落岁月如蛇脱旧皮,无论身处生命的哪一阶段,都会心如孩童。在森林中,有永恒的青春。
耶稣嘘气的动作,伴随着授予圣神的言语,指出了生命的传递,这是由宽恕而生的新生命。 然而,耶稣在嘘气和授予圣神前,展示了他手上和肋旁的创伤。这些伤口说明了我们得救的赎价。
情绪本没有好环,好坏的是我们由此而来的反应和所做的决定。有困难,有怀疑,有挫折时,我们要“忍之,忍之再忍之,忍到无法忍受时,再忍一次;努力、努力再努力,努力到无可奈何时,再努力一次。”
他补充道:就像圣德肋撒修女,教宗也认为圣德最强大的路径是以生命和爱德的喜悦、以服务照顾别人的喜悦,为被拒绝和被边缘化的穷人服务。
教宗方济各日前致函宗座平信徒、青年和生命部,该部门发表一份新文件,题为《发挥自己最好的潜能:关于运动和人的基督徒观点》。
面对眼前这些受到沃依蒂瓦教宗陪伴在信仰上成长的青年,本笃十六世说道:你们不要害怕在教会内并与教会一起建立你们的生命!你们要以对伯多禄和对托付给他的教会的爱而自豪。不要受那些与基督和教会对立的人所迷惑。
(参阅:若廿19-22)教宗强调,「每时每刻都适合宣讲平安,没有任何情况缺乏上主的恩宠」。
他运用自己的理智,为生命而做抉择。他的性格和气质,受到环境及周围的人的影响。再者,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故及社会的性质也不断地影响他的性格。但是无论如何,他仍然是自由地抉择。
一切是那么熟识,又那么陌生,我们再次迎接将临期的到来,不是重复的回到原点,而是如同螺旋一般,更上一层,距离生命的目的地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