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试析抗日战争前伊斯兰教报刊蓬勃发展的社会动因
2014-11-05

在这些留学生中,后来涌现出马坚、纳忠、纳训张秉铎、定中明、林兴华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伊斯兰学者,如1931年马坚(上海伊斯兰回文师范)、纳忠、林仲明张有成(3人均为明德中学)前往爱资哈尔大学,由云南明德中学训育主任沙儒诚护送前往并留埃及监护

一次难忘的弥撒
2017-05-10

神父又通过上面这些好教友,慢慢认识了一些原籍河北的教友:王子娥、范全圣、赫文计张承恩、刘素贞、范凤仙张玉明、范希芒、严进宅等。渐渐地神父在一些教友家建立了弥撒点。

从文明祭扫看明清祭祀中最初的礼仪之争
2024-04-03

第二图是生日时官员的祭祀。祭品比较简单,动物似乎是牛和羊,配以酒尊、蜡烛和柱香。第三张图是出殡前的祭祀。其祭祀原则是,“奉养之具皆如平生”,也就是常言所说,“事死如事生”。

抗战时期中国佛教界抗战斗争论析
2014-11-04

出于为死难同胞做善事的心愿,1938年,上海各寺庙的僧侣组织了掩埋队,在范成和慧开的带领下,从2月至5月,在上海、苏州等地共掩埋了1万多具遗体[8](P237)。

中国天主教佘山修院
2004-03-04

主教放眼全局,欣然允诺,并全权委托金鲁贤神父主持创办。张家树主教于1982年6月23日在徐汇大堂主持了三省一市首次筹办修院联席会议,确定了办院的宗旨,通过了佘山修院筹委会名单。

2016许台英中篇小说《水军海峡二重奏》即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2016-11-22

五岁时父亲过世,骨灰供奉于澄清湖忠烈祠;母亲二十八岁在极度贫困与无肋中守寡、留下弟妹各一,促使许台英很小就常在、秋两季公祭大典——成千成百骨灰坛与泪水之间,不断寻找生命的意义、

从耶稣的圣诞节所想到的(附圣诞律诗二首)
2024-12-24

二明星灿烂照凡尘,伯利恒城有艳。野外牧人观异象,苍穹皎洁发奇珍。孤灯暗淡寒窗照,天使欢欣歌舞津。荣耀至高归上主,全球百姓福超银。

信仰是人生困境的一把钥匙
2014-06-11

在慕道其间,洪波神父说:我们信的是神而不是人。这句话一下子打开了廉俊的心结,让他立时茅塞顿开。他说:在生活中我看到很多的人让我不可思议,很多的团体、组织让我看不下去。

2014夏季河北司铎赴台文化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2014-09-12

国立成功大学副教授、安宁医疗之母赵可式博士在给学员们讲授与临终病人与家属谈到课程学习,唐山教区建林神父说:课程内容包含的主题较多,从对内开展全人关怀:青年成长培训、家庭与婚姻辅导、台湾的教会牧灵福传经验

揭秘:300年前康熙未能收到的一封信
2012-03-16

赴华传教团由洪若翰(又名洪若)、诚、白晋、李明、刘应和塔查尔六位耶稣会士组成。他们个个饱学多能,并在出发前都被路易十四授予了皇家数学家的称号。飞鸟号于1685年9月22日到达暹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