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灾捐献日”对神长教友来说,既是一个在四旬期作出改变、实践爱德所结的果实,也是树立教会形象的好契机。
婚姻是“一个确切坚固的现实”,而非“纯属情感满足的一种形式,能以任何方式建立并根据每个人的敏感度予以改变”。教宗接着表示,鉴于人的脆弱性,我们当询问,夫妻间能否保持忠贞和永远的结合?
在神父,修女的鼓励下,聋哑兄弟姐妹们大胆、积极地分享自己在信仰中的成长历程:从不认识天主,到现在认识天主,知道圣母爱我们,和在教会学习的重要性,及在教会经常听神父讲道而慢慢改变对人生的认知,知道关爱别人要从自己做起
这些门徒的改变是有史可考的。也因着这些门徒的宣讲,千万人接受了这信仰,致使短短三百年,这相信被罗马人钉死的犹太耶稣的宗教居然成为整个罗马帝国的宗教。如何解释这些历史事实?
教宗尤其强调:“消除暴力必须从培养良知、改变观念和日常的生活态度下手。而那波利的教会也必须巩固自己的信仰,不遗余力地宣讲福音,对社会黑暗的现象不时予以揭发、谴责和纠正。
面对现实,我们一些人仍然习惯性地像当年“教会乐队不培养闺女”一样,固守旧法对其横加指责:“基督教的歌不许唱”,给人扣上一顶“别有用心,想改变天主教”的帽子。
一向以权力、名誉、外表和金钱挂帅的原则,现在都要让位给一个新的进路,以及按照上主对公义的看法而做出改变,万物接触到一个在伸展的救赎新世代。
改变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是福音教派致力耕耘其宗教园地,但这类团体较为飘忽,追随者无法产生长远的归属感。第二是世俗主义经媒体发挥强大影响力,改变了人们的想法。
2009年8月19日在新加坡国庆典礼上,时任总理李显龙在演讲时表示,宗教团体透过“进取传教”期望别人改变信仰,将危害新加坡的稳定。
《圣经》中记载保禄勉励人要让‘基督在我内生活’,能像使徒保禄一样,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的生活又哪得痛苦可言?话虽简单,可这样的境界有又几人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