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重新将这桥梁建得牢固,那里有救恩和幸福的流动。愿上主帮助我们,使这流动在家庭内和谐地增长,那种建设性的和谐是从长者传到较年轻的人,那是我们必须守护和注视的美丽桥梁”。(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我们团体的生活必须懂得善用许多年长者的才华和特恩。尽管在户籍登记处看来,老年人已经退休,但他们蕴含著有待发挥的珍宝。」
教宗认为,需要在地方教会“重新唤起期待上主的这一特殊使命,鼓励年长者发挥个人特恩和团体素养”。“在错失机会的沮丧中度过的晚年,给自己和众人都带来沮丧。
法国奥恩的德尼佐神父(PaulDenizot)说,“虽然我们不可能亲身体验他们的痛苦和恐惧,但我们知道,对临终者来说,在这一时刻,他们会感到巨大的孤独,所有的安全感都会崩溃。
为了这缘故,在救恩史中,多次出现要人守斋的邀请。事实上,圣经一开始,即出现上主命令人不可食禁果。由于我们都承受着罪恶和罪恶的后果的重压,因此,守斋成为一个使我们恢复与天主的友谊的工具。”
他没有保护我们免去航行的辛劳,反而——福音强调——催迫门徒出发:即他邀请我们去面对困难,因为它们也成为救恩的处所,因为耶稣战胜它们了。它们成为我们与他相会的机会了。
当人忘记这份天主的恩情时,人就以自己的条件和限度而生活作为结局,不再感到可爱和被救赎的喜乐,而是令人伤心而幻想地认为人不需要爱和救恩。
可癞病人却未听从,因为天主在他身上施予的恩惠,使他不得不大肆宣扬天主的名号,光荣天主在人间普施的救恩。他无以回报主的恩典,因为他一无所有。宣讲耶稣的名,成了他唯一还报天主恩宠的行为。
教友成群结队,来到他墓前祈祷求恩。因为他的代祷,无数人获得了所求。教宗比约六世将他宣为真福。方济大家庭于4月28日纪念他。
邓恩(JohnDonne)曾用图像化的语言来说明这种关系:“没有人是一个完全自足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小片、整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