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在中国逐步进入公民社会的未来,宗教类NGO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它们将是宗教回归社会生活的开路先锋,将是宗教进入中国社会生活的一条可行途径。
因此,牧人和司铎们应永远牢记要祝福天主托付给他们的子民。教宗说:“我们唯有蒙受祝福,才能以爱的同一油膏来祝福别人。令人心痛的是,我们如今很容易看到对别人的诅咒、鄙视和辱骂。
主教说,“庞神父坚持每天早上陪伴教友祈祷,足以说明神父是个热心的人,以身作则去宣传他所信仰的,年轻的神父应该向庞神父学习。爱是相互的,神父与教友之间要互相关心,彼此学习,多为圣召祈祷。”
上主要求你们「鼓起勇气,跟祂一起书写你生命中最美的篇章,抵拒冷漠态度,对你面前的许多问题作出基督徒应有的回应」。教宗也要求青年自问:「耶稣能指望我吗?」
这或许是真的,因为圣召短缺、平均年龄提高,以及工作的忠诚度不见得达到应有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度过冬季、再次开花结果乃是一大挑战。」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从《依撒意亚先知书》获取灵感,以“高山”、“登上”和“万民”3个词论述教会传教的意义,强调基督徒要怀著爱走向他人,因为传教“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份应奉献的恩典”。
教宗在拉特朗大殿主持弥撒(梵蒂冈新闻网)整个罗马教区要用心聆听穷人对上主的呼声;司铎应协助团体始终在上主脚前聆听天主圣言;牧灵团队要分辨新的途径来与远离信仰和教会的人相遇。
反之,“我们应继续支援他们”。教宗向所有善心人士发出呼吁,“使这些悲惨事件的受害者能够继续获得迫切需要的援助”。没有基本资源,诸如食物、衣服和住所,就无法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教宗表明,神学家蒙召传扬福音,因此应“聆听圣神今天向处于不同文化中的教会所说的一切,好让人领会基督万古常新和取之不尽的奥秘”。
他最后表示,展示人类团结的力量、互相宽恕互相照顾的能力,是教会和社会应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