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仅在自己患癌之后仍以极平和的心态到处演讲,阐明人对死亡应有的正确认识,并在临终前提早录制了告别道理,嘱咐丧礼从简,只要一根蜡烛、一个十字架、一本圣经及一副穷人用的棺材,谢绝挽联鲜花,坚持一辈子穷到底
救主耶稣当日也曾被诬陷为图谋造反的政治犯、大罪人,受了极屈辱的十字架酷刑,而圣母玛利亚也被当时的民众视作罪犯的母亲,饱受凌辱。
他说,修道人要有「十字架的牺牲」,要常回顾并反思入会发愿时的初衷,及那渴望祈祷和参与修会活动的心。 他又指出团体生活能够找到喜乐,而教宗在信中说它的标记就是「温馨」。
他们的所好是基督十字架的敌人。他也谈到存在的精神分裂症,患这疾病的人度双重生活,经常放弃牧灵服务,只做官僚事务,与现实生活和具体的人脱节。教宗再次谈到说人闲话、背后议论人和流言蜚语的弊端。
在十字架的顶端有块牌子,上面写着INRI的字样,这四个字母是拉丁语IesusNazarenusRexIudaeorum的缩写,意为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纳匝肋人耶稣这句话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有些地方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情形:信友很孝顺也很本分,已故的父母亲或老祖宗周年纪念日到了,想要为他们念经祈祷,求天主宽免他们的罪罚,赏赐他们早日脱免炼狱之苦升天享福,但苦于不会念经,就请人把所念经文录入磁带,然后在那一天,十字架前点上蜡烛
他说:亲爱的青年们,你们应注视着他,以他为谦卑和生活有节的模范;亲爱的病人们,你们要以耶稣的义父缄默和祈祷的态度来背负十字架;亲爱的新婚夫妇们,你们必须怀有若瑟与童贞玛利亚同样的爱来建设家庭。
如今的教堂内外焕然一新,流光四溢,哥特式钟楼上的十字架显得更加壮观,肃穆的钟声响彻云霄,召唤着四周邻村的亡羊早日回到天父的怀抱,同时也给当地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主日是吕神父最忙的一天。
无玷始胎圣母的玛利亚修女是十字架修女会的总会长(1926-1998);身为总会长,她总是为自己寻找一些粗活。她的理念是默默无闻地多工作,努力创造一个有信任和宁静的环境。
耶稣预先告诉伯多禄,他也要在十字架的路上跟随祂。我们也可以想一想:耶稣以怎样的目光注视我?耶稣如何注视着我?以召唤的目光?宽恕的目光?还是赋予使命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