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这位著名的艺人影帝做客香港CBN《星火飞腾》见证节目,袒露心扉,回顾自己曾经的荒唐人生,见证耶稣在他人生低谷时却一直寻找他,步步拯救他,让他焕发新的生命。
(天主是爱通谕,17)耶稣说:‘我饿了,你们给了我吃的;我渴了,你们给了我喝的;我作客,你们收留了我;我赤身露体,你们给了我穿的;我患病,你们看顾了我;我在监里,你们来探望了我。’
这关系到教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耶稣的门徒团体生来就是使徒和福传者。
有一位住在孟买的耶稣会会士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的一头到另一头。有一天,他出了车祸,双腿惨遭碾轧。他被送往医院,在急诊室中由一位非基督徒医师诊治。
因此,1931年2月22日,耶稣在普沃茨克向圣女显现,嘱咐她绘制他的画像,要求订立天主慈悲节日,正式委派她展开天主慈悲敬礼工程的任务,当时圣女年仅25岁。
相反,在原始耶稣复活事件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困惑、极度失望甚至是绝望。例如,有两位门徒离开耶路撒冷,前往家乡厄玛乌,他们对耶稣未能拯救以色列、反过来更被罗马人杀害而非常失望(路加福音24:21)。
若我明明知道自己在思想上、言语上或行为上有过失,如伤害过他人、自己等等,就必须要忏悔,不然就不配到神圣的祭台前参加礼仪,更不配接受耶稣基督(我们通称之为圣体——是耶稣在最后晚餐上建立的
修院大楼正面顶部的耶稣像就像巴西圣保罗基督山上的基督像一样张开双臂迎接每一位造访的客人,他慈祥庄严,使人顿觉心情舒畅,如释重负。大楼旁边有修剪整齐的草坪和一排高大笔直的杨树,绿意盎然,一片生机!
记得曾看过一部《神父有难》(其他译名神父受难记、杀死神父、加尔瓦略山、耶稣受难像)的电影,讲述了在一个阴郁清冷的小镇上,受人敬仰的神父与一群愤世嫉俗的“泄愤者”在精神上不断对抗的故事。
在福音当中,耶稣基督也给我们讲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也是在告诉我们,人心像一块田地需要去耕种。这块田地,我们要接受的是天主的圣道是基督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