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施比受更有福”,但是在中国常领略不到这个福,因为在对方讲出一大堆为什么他不能“受”的理由后,你开始怀疑你的智能、观察力和品位,最后掏出发票说:“你自己去换个中意的吧!”
况且,在我每次的给予时,都觉得是在见证自己的信仰,在传播自己的信仰,是一种行动式的福传,同时也能让人感受人间爱的美好……”我原以为她会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长叹再也不会上这类可恶骗局的当了。
这让我想起了福传工作。一位福传工作者其实就是在经商,只不过经营的不是物质商品,而是天国的喜讯。要让别人接受你的道理,除了有为天主的事业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外,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注意。
信德网讯我们的好天主多次把我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我要永远为主做工,把自己完全献给福传大业。内蒙古包头昆区教友梁军如此告诉“信德”通讯员。
从前我一直以为,福传工作的开展应该并不是很困难,道理给他们讲到了,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但是,有一件事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想法———去年刚到北京上学,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约了一位曾相识的姐姐见面。
神父这一举两得的言行,即使教友治了病,又起到了一定的福传作用。另外,神职人员下会时除带去弥撒圣祭、天主圣言、祝福和平安外,还应多带些圣牌和圣像。
她们原本没有音乐基础,对铜管乐器更是一窍不通,但她们为了福传,甘愿牺牲自己的时间,天天集中到堂里练琴。她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孜孜不倦,刻苦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能熟练地吹奏很多首圣歌了。
福传似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今天福传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我却选择了这样的一种。
他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些老教友不是不能福传,而是观念陈腐,态度消极,不爱学习,怕担责任,缺乏使命感。热衷于福传的王有生一、王有生和《袖珍教友日课》1979年初,王有生高中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