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二零零八年圣诞节文告
2008-12-26

愿这道光使那些不听信冲突与暴力的邪恶逻辑,但崇尚对话与谈判的人的努力结出果实,以便调和个别国家内部的紧张局势,并寻找到公正和持久解决折磨该地区的冲突的途径。

找,必找到(一)
2007-06-11

人类历史和我的生命过程后面有没有任何逻辑?人类的宗教传统告诉我们: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取决于我们。圣经告诉我们有一个仁慈的天主,他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与人类非常接近。

找,必找到(十一)
2007-09-20

天主的逻辑不能被纯粹等同于人的自我实现,即使是最大彻大悟的人也不例外。  归根结底,贯穿全文的线索是耶稣本人。

神父不是“神甫”
2008-04-25

所以,尽管“说文”里讲“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但从语源学、历史学的角度而言,“神”与“甫”两个字的非常组合,绝非天主教的逻辑传统,这仅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一个“内部使用”的词汇而已。

加纳婚宴喜满盈
2025-01-17

信仰的理解不是出自逻辑的推论与设想,而是在同天主的来往中的体认和发现。“请你们体验并观看,上主是何等的温良与慈善,投奔他的必蒙祝福”(咏34:9)。

教宗方济各2024年复活节文告
2024-04-03

让我们不要向武器和重新备战的逻辑屈服,和平永远都不是靠武器建立的,而是借着伸出的援手和敞开的心怀。

教宗方济各2024年圣诞子夜弥撒讲道:希望永不落空
2024-12-26

它邀请我们重新发现与上主相遇的喜悦,召唤我们在灵性上更新,并且要求我们投身于世界的改变,使这时期真正成为一个喜乐的时期:成为我们大地母亲,那片被利润逻辑摧残的土地的喜乐时期;成为那些承受不公债务重压的贫困国家的喜乐时期

从“天主爱乐捐的人”,看施与的真谛
2025-08-05

施与的责任,从来不是外在的强制,而是内在的觉醒——明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生命共同体逻辑。三、乐捐的生命境界:从施与到生命的更新在“乐捐”的背后,是一种深刻的生命观:相信爱与善意具有永恒的价值。

出死入生的饶恕旅程
2015-12-29

一边是自我的情感和世界有仇必报的处世逻辑,一边是重生之后新我领受到天主当爱你的仇敌的清晰教导,玛丽在这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中寻找着方向和出口。

对小悦悦见死不救的,不仅仅是那18个人
2011-10-19

由小悦悦的遭遇回溯,有许多经典的事件或典型现象:南京彭宇案以及后来发生于天津的许云鹤案,以蛮不讲理的司法逻辑对道德的粗暴否定,给这个社会本已脆弱的温情纽带无情地切过最后一刀;以三鹿奶粉、地沟油、苏丹红等系列丑闻为代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