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北京的天主教建筑
2003-04-08

据查,门头沟的后桑峪村在1294年就曾来过两个外国传教士,他们不知为什么要跑到老远的那个小山村去传教,1334年,在几间民房里建立了北京第一座天主教堂。明末的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
2021-11-03

他带来了什么西方文明成果?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即将在罗马召开之际,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带您回顾历史,感受东西方文明碰撞产生的火花。

读《近代河北乡村天主教会研究》有感
2014-06-13

同时,这些著作的作者多为教会中人,多基于信仰的视角,对西方传教士和天主教在华福传事业作了比较肯定的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天主教在华传教史的研究在大陆基本是空白。

414年前的今天,利玛窦神父在京去世
2024-05-11

原题目:利玛窦文化适应策略的现实意义一、前言一五七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利玛窦从遥远的西方历尽艰辛,辗转来到了亚洲。在印度果阿等地逗留学习并完成学业,教书数年。

张西平:基督教在中国文化境域中的困境
2012-02-14

这样,传教士对程朱理学中的理展开了批评,如利玛窦所说:如尔曰:理合万物之灵,化生物,此乃天主也,何独谓之理,谓之太极?

平江天主堂的奇闻轶事
2013-05-24

牛皮圈出来的教堂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巴黎外方传教会派出传教士到盐津的龙溪一带活动,天主教遂辗转至马上(今西区格里坪镇)。

梁丹丰教授赴意从事宗教艺术绘画创作
2003-09-17

她希望透过她手中的画笔,让东方人士了解起源并发展于西方的基督宗教文化和文明的内涵,增进东西文化的彼此认识、了解和包涵。

印度:基督徒哲学家出版首本百科全书
2010-11-01

印度基督徒哲学家出版该国首套哲学百科全书,内容融合印度及西方思想。

从第三届管风琴圣乐合唱音乐会看中国天主教管风琴圣乐的历史
2016-09-29

由于天文历法的需要,外国传教士们的地位日渐提高;再加上清初的统治者对西方的科技艺术甚有兴趣,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Fr.AdamSchall)于1645年受命担任朝廷钦天监监正。

一位仁慈的“父亲” | A Loving “Father”
2012-11-26

看着他书架上越来越多的论文,我不知道我们中国教会该怎样去感谢这位有远见卓识而又无私的传教士。大概最好的就是“Payitforward”象他那样以一颗无私的心去爱中国,为中国的传教事业尽己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