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也警惕人不要滥用“自由”,误以为自由就可以任意妄为。第五章就是整个书信的转折点,从教义进入道德劝勉,勉励信友活在圣神的引导中,实行爱德,战胜肉欲。
其余4台发电机分别捐给了玉树的诺林图书馆、吉拉扎寺、慈行喜愿孤儿院和青海省玉树州佛学院。4月24日晚,天主教与佛教界人士一起商讨赈灾事宜4月24日,进德公益和西安社服的代表在西宁协商联合赈灾事宜。
教宗方济各9月25日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在自由广场主持弥撒。他鼓励当地信友成为走出去的人民。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出谷记》(十九3-8,16-20)。
若义人离弃了正义而行恶,一如恶人所惯行的丑恶,他岂能生存?他行过的正义必被遗忘,因为他背信违约,犯了罪过,必要丧亡。你们或说:上主的作法不公平!以色列家族,请听我说:是我的作法不公平吗?
在拯救经融危机和削减债务的时期,我们不禁自问:团结、自由的欧洲到底意味着什么。措利诗总主教也对当前经济危机中欧洲人所表现的国家主义的态度表示担忧。
教宗向他谈到自由与真理的相关问题,他说自由与真理是任何民主体制的基础,而美国天主教对国家社会、尤其对维护人性尊严做出重大贡献。
祂授予人自由,可是人往往没有按照天主的计划爱惜这自由。教宗说:自主不是自由。若人的自由变成自主,他的作为就会摧毁受造物,人便取代了造物主的地位。这就是对抗造物主天主的严重罪行。
斯德望和今天那些不能自由宣认基督信仰的人都遭受了残酷迫害,为主殉道。
诫命的这种普遍性好像是一种负担,但是,恰好相反,天主的诫命不仅不剥夺我们的自由,反而肯定我们的自由。天主通过诫命向我们说话。我们称之为“十诫”的,在圣经中称之为“十句话”(例如:出34:28)。
由于宗教自由源于人性尊严,而且趋向探求生命中不变的真理,因此宗教自由乃是一切自由中的自由,是所有自由的根本。宗教自由是否真实,完全在乎这个自由是否与探求真理、探求人的真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