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着引用《福音的喜乐》劝谕说:「每当我们注视圣母玛利亚,我们就会再次坚信温柔与慈爱的革新力量。从她身上我们看到谦卑和温柔不是弱者,而是强者的美德;强者不需要透过虐待别人,让自己感到重要。
默观的人定神注视上主,能看到别人因现世操劳的阻碍而看不到的现实;你们应懂得以来自圣神的胆量宣报基督活着,祂是上主。
我们是侄孙辈注视的祖父,应以自己的经验赋予他们生命意义。我们这些祖父不封闭在自己历史的忧郁中,而是为赋予生命意义开放心胸。
然而,我们都不是圣人,但我们却都在注视他人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的罪过。教宗说:我们应该给伤疤‘施洗’,请允许我用这个词汇,就是说给它起个名字。你的伤疤在哪里?
你可以想想亚巴郎的天主,祂走近你且对你说:‘你要起来,在我面前行走,做个无可指摘的人;你要起来,注视远方,向前迈进;你要相信、盼望,不可放弃。
当暗恋时朦胧的神秘感,初恋时深情的注视,热恋时的海誓山盟,都在婚姻生活中变成美好回忆时,你才能领悟爱的真意。
为此,我在玻璃窗外与受害者家属在一起,并恳请受刑人在那一刻注视著我的双眼,至少他们看见的最后一幕将是一个爱过自己的人。」听到这一席话,在场众人早已眼泛泪光,不由自主地握紧挚爱的手,或是抱紧自己的孩子。
在善牧主日,教会邀请众人注视耶稣善牧的形象:祂声声呼唤祂的羊,以免牠们走失。
教宗继续表示,注视荣福童贞圣母使我们明白“我们行走的目标”。由于圣母玛利亚已经抵达这个终点,她乃是“引领我们的那颗星”。
教宗说:“成为基督徒首先不是一种教义或道德理想,而是与祂、与复活主之间的生活关系:我们注视著祂、触摸祂、因祂而生活并因祂的爱而改变,我们看顾、触摸和滋养他人如同自己的弟兄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