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他们在宣讲时,绝无意于按照历史次第详述一切,他们只愿意宣报救赎的伟业(这也是圣史们的目的),只愿意把那些亲眼见过并为真道服役的人所讲的救恩喜讯,到处予以宣扬。
救赎圣事训令告诉我们:在选择弥撒庆典中当宣读的圣经时,应遵照礼书中的规定,好能真正给信友们准备更丰盛的天主言语的餐桌,而敞开圣经的宝库。
相信每一位基督徒都发过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及爱人如己的美好誓愿,都有过偕同耶稣救赎人类的迫切渴望,而这些无限大的爱心必须用点点滴滴的行动来兑现,就像攀登山峰那样,必须一步一步地向上爬,这样才可以抵达峰顶,实现自己的愿望
基督在贫穷与迫害之下,完成了救赎的工程,教会也奉命走同样的道路,为把救赎的成果贡献给人类。耶稣基督「虽有天主的地位,却舍弃了自己的一切。
教宗在亚西西为信友听告解耶稣的思维逻辑以救赎失足的人为本慈悲常令人反感,因为慈悲超过了我们的各种期待,如同圣莱奥波尔多(SanLeopoldoMandić)神父所说的那样。
天主救赎我们,因为祂强而有力,使我们怀着喜乐在生命的旅途上行走,乐於行善,愿意成为美满和得享永生的人。基督徒的希望也在众天使对天主的赞颂声中反映出来,他们感谢天主建立了祂的爱、正义与和平的国度。
玫瑰经是救恩史的缩影,圣母是主耶稣救赎工程最忠实的合作者与参与者。当我们怀着虔敬和热诚的情感诵念时,每一端奥迹都会使我们忆起耶稣为救赎我们的深恩厚爱,激起我们痛改前非、知恩报爱的情怀。
旧约预言默西亚要藉谦卑、痛苦和救赎的死,来摧毁撒旦的王国,复兴天主宠爱的王国。所以,如果耶稣没有战胜诱惑,那么就意味着魔鬼战胜了默西亚。
诵念了玫瑰经欢喜、光明、痛苦,至痛苦三端时到达苦路第一处,所有人开始恭拜苦路,默想耶稣救赎。刘神父在十字山举祭,纪念耶稣十字架救赎大恩并追念已亡的父母亲友恩人。
潘老师以其渊博的《圣经》专业知识,有力地结合中国文化,以其《圣经》中的传承即犹太宗教文化做了详实的结合和对比,阐述了一个鲜明的主题:雅威(天主)的大爱穿越了历史的隧道和文化的各异,给予了整个人类一个被救赎的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