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尾需要每个团体、我们每个人以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目光和自己对别人的态度来书写。基督徒知道在天父的家里有许多席位,只有不愿意分享祂喜悦的人才留在门外。
教宗说:“我们唯有蒙受祝福,才能以爱的同一油膏来祝福别人。令人心痛的是,我们如今很容易看到对别人的诅咒、鄙视和辱骂。我们过于狂怒,不懂得克制,对每件事和每个人都愤怒不已。
就如每天念的天主经,我们都是天主所造生的儿女,同一天父,我们该怎么做,怎样显扬主的名,怎样去兴起正义仁爱和平的人间天国,这是许诺,必要努力践行;求你宽恕我的罪,但有一个先决条件,首先要宽恕得罪自己的人,‘你若宽恕别人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谷1:15)作为信仰基督的人,不但自己知道悔改,而且也该帮助和劝告别人悔改,帮助别人重获天父子女之自由身份。
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会认为别人对不起我们,而且我们也一定会多多少少不能原谅别人,如果我们希望世界和平,我们应该经常烧掉那些记录我们怨怼的帐册,让世人不再欠我们任何东西
1.如果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平时我们对他批评过多。2.如果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我们总是挑剔他。3.如果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我们对他有敌意和强制。
当你不幸跌倒犯罪得罪天主,伤害别人时,快快求天主宽恕求人原谅,及时念天主经的后半段——求你宽恕我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当你与人打招呼问好时,记得带给别人基督的平安
因为要是说‘不该’喜乐,我们便为别人做不了什么,只能使世界更黑暗。不爱惜自己的人对别人也没有贡献,不能为他人提供帮助。教宗认为,喜乐的文化是由信德产生的。
天主说:“不是忘了,没有感恩的心,就说不出谢谢的话来;不知感恩的人,就不知爱别人并且也得不到别人的爱。”那个人还是不服:“少说一句谢谢,差别也不能这么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