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一部好莱坞电影《六福客栈》轰动欧美,电影中,女主角格拉蒂丝·艾伟德(英格丽·褒曼饰)护送着一百余名中国孤儿难童,在战乱中辗转千里,从山西阳城转移至大后方的陕西。
五十年代我们就读过《灵心小史》、《圣五伤方济各传》、《法蒂玛圣母的警告》、《露德圣母的显现》、《十九世纪的伟人——鲍思高》、《爱的呼声》等等,心中留下了许多圣人的榜样,让我们更热心恭敬天主
他在自己的《遗嘱》中,亲笔清楚地写到:本人往生后,殡葬礼依罗光总主教模式举行,即:医生宣告死亡后,二十四小时内入殓(遗体不入冰库)、封棺,不瞻仰遗容,棺材移至双十路法蒂玛圣母天主堂楼下,不放遗像,不放祭桌
梅根·斯蒂伍德等四名九年级的(基督徒)女学生,接受了诺姆老师的建议,决定组成一个团队去开发一个有意义的选题。
方济各发自罗马圣若望拉特朗大殿2020年5月13日,法蒂玛圣母显现纪念(台湾地区主教团恭译)
在罗马,我们怎能不想起圣本笃·若瑟·拉布雷(St.BenedictJosephLabre,1748~1783),他的遗体安葬于蒙蒂圣母堂供人敬礼。
同样作为国际都市的上海教区,在先前“外事办公室”的基础上,最近还设立了“外侨牧灵服务组”,并按照有关法律条文开放了五座教堂(重庆南路伯多禄堂、徐家汇主教座堂、董家渡方济各•沙勿略堂、张家楼圣堂和金家巷圣堂
再看看方济各·沙勿略(FrancescoSaverio)、利玛窦(MatteoRicci)和其他许多耶稣会士的一生:之所以能够前进,是因为他们的祈祷精神。
为上海董家渡圣方济各沙勿略圣堂所绘圣家像光荣天主岩彩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如拉斯科岩洞壁画,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公元前后的阿旃院石窟壁画,以及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摩崖壁画。
在台湾,圣像的本地化做的不太多,大都坚持西方的传统,比较多看到的还是法蒂玛圣母、露德圣母等。我记得在台南的主教座堂有一尊由美术大师创作的中国母亲式的圣像,古朴、坚强的母亲样子,我很喜欢,但却没能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