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名伊拉克难民儿童中:有几名儿童是初次领圣体,而且是从从教宗那里领受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通过司铎的引导和自己的学习,逐步参与弥撒领圣体和学习办告解,我才在天主面前发现了自己罪人的本相,才真正认清了自己。
1997年9月7日,德肋撒修女去世两天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这样纪念她说:“她每天的使命是在清晨,在圣体前面开始。德肋撒修女在默观圣体时,听见耶稣在十字架上呼喊‘我渴’的回响。
最后,教宗在这次访谈中谈了圣体圣事。他说,圣体圣事为世界历史的中心,是推动改变的力量。圣人们是带来善的真正革命者。基督向人承诺要再来,圣母玛利亚为人们指示信仰、希望、爱、悔过。
在玛窦和马尔谷福音中,紧接着犹达斯的离开就是建立圣体圣事,而在若望福音中,却是新诫命的给予。新诫命和圣体圣事一样也是基督真实的临在。
杨巧红修女用针管把牛奶送到她嘴里,以维持微弱的生命,然后将她送往凤翔县医院。医院查不出病,只说婴儿营养不良,叮嘱给她吸氧气。每周,孤儿院王勤惠院长都要骑自行车跑县医院买回几袋氧气。
忘不了您艰苦朴素,常手提念珠,在圣体前朝拜的身影,使我们养成了简朴刻苦,常念玫瑰经与拜圣体的良好习惯。老师不是父亲胜似爹,老师不是母亲胜似娘,老师不是兄长胜似哥,说不清讲不明,言语难表师生情。老师!
如有需要便会主动与神父联系,给他们送圣体,听告解,施终傅。一次,在探望病人的过程中,有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是个佛教徒。
一次她丈夫在外面犯病打了人,派出所就把她丈夫送到了精神病医院,她给刘瑞思打电话诉说了情况,刘瑞思就去安慰她。那位教友说,如果自己不是信仰天主的,早就想不开了,是天主在照顾着她的家。
在圣体面前,她长跪不起,在弥撒圣祭中她诚恳交托,在漆黑的长夜里她暗自落泪。天助自助者,在困难面前张修女勇敢地踏上了艰难的求援路。一路上她独自一人,踏荆前行,交托信赖,既有刺痛,更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