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神父来自马六甲的阿依沙叻(AyerSalak);我来自的同一个村庄。他是一位鼓励我追求自己愿望的神父。当我告诉我的父母我打算加入神父行列时,得到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
同时,王依纳爵修女复愿。愿天主开始在她们身上的善志,沛降恩宠,使之善守圣愿,为天主做美好的在世证人。主啊!祢召叫了我,我在这里。
拉皮拉曾是佛罗伦萨市长,作为和平的建设者,他梦想著把佛罗伦萨变为美丽、友爱、接纳所有人和发扬基督徒之爱的城市,像依撒意亚先知在60章中所描述的耶路撒冷城那样。
与当年亚巴郎回故乡本地为依撒各娶亲的困难与决心相比,我们的困难又算什么呢?往近处说,不多年前我们许许多多父辈祖辈们为坚守信仰付出了一切甚至生命。
有神在远处向他招手,在他身旁扶持,在他耳边细语,他会无恐无惧,百折不挠,一心依恃地奋勇前进。真信仰并非只为“祈福免祸”。
1852年马相伯进入上海依纳爵公学(徐汇公学)学习中文、拉丁文、神哲学。1862年入耶稣会,研习哲学、神学、拉丁文、希腊文、英文、日文、意大利文。1870年晋升为司铎。
中国籍学者4人:翰林院检讨徐光启,南京工部员外郎李之藻,监察御史杨廷筠三位“明代天主教三大柱石”,再加上屋房主人孙元化(依纳爵),总人数为17人。
目标是依梵二精神,展开教内、外间之交谈,推动修好,促进共融合一。
教宗也勉励他们时常进行牧灵访问:探访当地的天主子民和牧者,效法圣母往见表姊依撒伯尔的榜样,因为圣母教导我们如何“把上主的安慰带给他人”。
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大家能够在此一起学习、分享天主的圣言,同时,为提供学习场所的教友家庭,为所有参与读经的教友而感谢天主,祈求天主赏赐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把天主的圣言放在心中,并在生活中实践出来,赏赐大家常怀一颗依恃天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