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尼指给他前面一个简朴的、正渐渐隐没在夕阳西下的阴影中的小村子,村的中央是教堂,教堂顶上是一座简单的钟楼。“这么小啊!”神父自言自语道。然后,他跪到冻结的大地上,注视着前面的房子,作了长时间的祈祷。
司祭厄里告诉了小撒慕尔回应天主召叫的好方法:“请上主发言,你的仆人在此静听”。时期已满,天主子耶稣降生成人,来继续寻找人。
当然,不同的人,跟随主耶稣的目的不同;同样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在跟随主耶稣时,也会有不同的“小目的”。
走到一处有一个小牌子,上面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一些不同的记号,分别指人在森林中穿行时不要讲话,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去体会大森林的神秘和灵修。
佘山周围的小村子原来没有教友,但数里外的张朴桥,却是一个兴旺发达的会口。1876年,松江总铎杜若兰神父在佘山山顶造了了座六角亭,每边各长八尺,高二丈,内供圣母像。
大殿共有11个小堂、50个祭台、约450尊雕像,可容纳6万人参与礼仪;主堂长187米,宽58米,可容纳2.5万人。
在领洗时,我们也被献给天主,我们是属于他的,但我们也是罪人,应该时常取洁;让我们结合圣母和小耶稣在献堂时的心情,努力效法他们的慷慨顺命吧!
于是用多年的积蓄给母亲买了套房子,把母亲妥善安顿之后,便踏上了寻梦之旅。这时的他突然想去道教看看,于是来到了成都的青羊宫(道教圣地),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
这是澳门教会史上第一本(套)由平信徒撰写出版的福音释义丛书。目前,在鲁汶大学的梁展熙教友即使学业繁忙,压力很大,仍然每两周为堂区撰写一篇主日弥撒第一篇读经释义。希望梁弟兄的读经释义新作日后也能付梓。
多玛斯所叙述的耶稣童年的福音其实就是5岁的小耶稣的故事。那是个安息日,耶稣来到河畔。他拾起石头把河水截住,想建一个游泳池,其中一个小孩见了说,他不能那样做,因为是安息日,这孩子就跑去找他的爸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