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多元文化转折时期,奉献生活者必须进入这重大转变的中心,成为民众的酵母,依照各自的特恩着手耕耘,帮助那些经常被撒在莠子中的种子长出麦子。为能做到这点,教宗要求会士们不可秉持来自害怕的防卫心态。
教宗解释道:亚巴郎得子後,孩子长成少年时天主却试探了亚巴郎,吩咐他把自己的独生子献为全燔祭。亚巴郎服从了天主,在希望中前行。这就是我们的父亲亚巴郎,他总是向前行。
教宗方济各在常年期第十六主日福音训导的最后说……要学习用天主的目光看问题,因为在等待中那些曾经是或似乎是莠子的,可以变成一个好产品。这就是悔改的事实,这就是希望的愿景。
国庆节前夕,我回到了家乡——凉城泉卜子村。一个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小村庄。她坐落在一座秀丽的小山下、清澈的溪水旁。这是我儿时的故乡,是我念念不忘、魂牵梦绕的家乡!
耶稣在荡子的比喻中表明:小儿子离家後挥霍了一切,他可以选择回家或不回家:若不回头,他就是生活在地狱里。当他回来後,又获得了共融的机会。地狱是每个人的选择。我们始终拥有面见天主的机会。
问责意味著我们不仅对天主负责,也对天主的子民和整个教会负责。透明很重要,因为天主的子民必须知道诉讼的结果,谁是羊群中的狼;他们必须且能够跟进各项活动,好能确保一种正当的保护措施。
教友们放弃春节期间探亲访友、娱乐游戏的时间,积极参加学习,临近的五惧牛窑子、和义成、苗六泉子等村庄也有教友赶来参加。
在荡子的比喻中,父亲给长子也说了同样的话(路15:31)。“父亲”一词是要我们知道,如实地去这样生活,是一种邀请。从此,那种标志着人类罪恶的开始而妄想从罪恶中解脱出来的困惑,变成了现实。
还有代替同狱囚犯受死的国柏神父;藏匿挽救杀子凶手的爱仇寡妇;宽恕杀害自己恶少的玛利亚·葛瑞蒂;一生默默无闻专务克己祈祷的圣女小德兰;诸如此类,难以数计,不胜枚举,他们都在各自的份位上活出了耶稣基督牺牲自我
就是以这天主及其子耶稣基督之名,我们鼓励你们扩大心胸,像世界一样广大,听取你们弟兄的呼声,大胆地拿出你们青春的活力,为他们服务。要抵抗各样的自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