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皮扎巴拉:福音是在圣地实现和平、克服暴力与失败的不二之途
2020-01-05

该位宗座署理在新年讲道中呼吁信徒不要屈服于「放弃态度」。对话是一种「精神态度」,表示「走出自己」去听「别人的期望」的能力。在冲突和对比的背景下,教会可以成为「可能实现和平的地方和经验」。

特稿:旅美华人谈新冠疫情、美国骚乱、种族歧视——神长教友谈美国疫情(之五)
2020-06-07

从电视中总可以看到,领食品的汽车排的长队。第三,纠结感,在是否继续居家还是恢复工作这两者之间纠结。

发展中的深圳天主教会(之二)
2015-05-13

李乐喜1988年由老家广东汕头来深圳南头,他说:由于从小就在浓厚的信仰氛围中成长,长大后信仰也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我的观念中,信仰重于一切,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先找教堂,不会丢失宗教生活。

哭灵让我同情与遐思
2012-02-06

得救的希望在哪里呢?我们估且这个死者已经接受了耶稣的福音,成了个热心的基督徒,蒙耶稣的救恩,获得了常生。那么他的死给我们的悲哀,还仅仅是暂时的、无足轻重的。

与Mitrophan商榷一个神学问题
2004-06-03

总之正因为如此,圣经可以将地方团体称为EKKLESIA,同时这个词也指分散在全世界的所有信友的结合。不仅可以确定的说存在圣体圣事是因为存在教会,而且也可以这样正确的解释说存在教会是因为存在圣体圣事。

童年福音中的若瑟和玛利亚
2005-12-23

他的父亲匝利亚,由于怀疑自己老年得子的可能,惊骇得哑口无言;直到孩子生后起名的时候,他只能以笔代言;当名字写出,他却开口唱起歌来赞美天主。

【今日圣人】青年主保——圣若望鲍思高 慈幼会及母佑会会祖
2020-01-31

他是居于偏远村庄的牧童,未满两岁丧父,亲历贫穷,须面对家庭问题。少年若望要为筹募学费而奔波,他在九岁时,善牧耶稣在梦中告诉他,他的终身使命就是拯救及教育青少年,但“并非靠暴力,而是靠温良和规劝”。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五)
2005-09-05

前不久,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吴健熙向本报独家披露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租界内外两个世界走在如今的人民路上,天是蓝的,街道是整洁的。

北京:南堂首期培训成功举办“慕道中心”开启我们共同的信仰旅程
2017-07-08

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那里就是我们服务的地方。当今,教会发展多元化,我们也要具备多元的思想,在任何地方都要看到信仰,听到福传的召唤。他说,神父愿意跟你们在一起,也愿意跟你们一起往前推进福传。

爱国爱教的楷模何笑华教友
2012-02-07

1947年,何笑华胸怀报国之志,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地成为聂荣臻领导的华北野战军中的一名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