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别人,给别人劝告,引导人归依天主,安慰忧患者,这些都是神哀矜;宽恕别人和耐心地容忍别人也是神哀矜。给饥饿的人吃,收留无家可归的人住,给没有衣着的人穿,探望病人和坐牢的人,殓葬亡者都是行哀矜。
热心教友莫妮卡几年前发起了服务亚洲穷人和亚洲神修女的培育的Therasia服务组织,神父一直是坚强的后盾,大力帮忙宣传和推动募捐。
2007年2月11日,万州教区圣心堂于上午早弥撒结束后,由本堂神父丁德平召开本堂区的穷寡单身教友茶话会。会议在住宿大楼二楼会议室举行。本着耶稣基督的博爱精神。
通过对本人和子女,以及知情的老教友和乡亲的采访,我找到了老人长寿的三个原因:一、信仰虔诚。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生活环境,她都能依赖天主,把全家交托在天主手中。
他重提福音中将帮助饥饿的弟兄、收留过路客、照顾病人和没有这样做的两种人区分开的画面,再次将思绪拉回到现实生活。他说:我想到在罗马教区的许多外国人:我们为他们做了什么?
德肋撒修女只好把这个老妇人带到政府官员办事处,要求他们为那位老妇人和那些被遗弃街头的垂死者提供一个安身之处。一个医务官员说,只有一个废弃的破庙可以用。
教宗接着谈到家庭、穷人和扞卫生命的议题。教宗说:生命应当始终被接纳和保护,从人受孕之初到自然死亡;我们众人蒙召尊重与呵护生命。
教宗继续说,若没有心灵皈依带来的平安,全球大家庭的理想将可能成为陈腔滥调,甚至鼓励丢弃文化的传播,使穷人和弱势群体遭受冷漠,包括那些被剥夺生命权的胎儿。
他说:“我们拉丁礼教会总是向所有人开放,对前来食堂用餐的穷人和无家可归者,我们不分他们是否是天主教徒。我们受到了当地负责人和乌克兰政府的赞赏,他们也协助我们将这项工作继续下去。”
我们不能冷漠以对、无动于衷,不能不负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我们蒙召成为那使面团发酵的酵母。」疫情也打破了我们自以为无所不能的幻想。关于这点,教宗吁请众人鼓起勇气进行「生态皈依」,特别是「团体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