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修院先读三年拉丁文,再进大修院读两年哲学,在读哲学时,他还执笔写了《耶稣的小朋友》、《母亲》、《苦耶稣》三本小册子。
他先后在马来西亚槟城大修院和本地的圣方济各·沙勿略大修院接受神学和哲学训练,1985年受任命为神父。对于一般人遭遇的痛苦和挣扎,他感同身受。这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关。
1945年,在战火连绵的炮声中苏神父如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文生大修院攻读神哲学,但随着时局的变迁到了1948年文生大修院无法继续在北京开办下去了,修士们只有转移到台湾或其他国家的大修院继续学习,可是包括苏神父在内的永平教区在校修士们未能被教区转往其他国家的大修院继续攻读神哲学
1934年入献县小修院,6年后升大修院,继转景县总修院学习。1945年5月24日晋铎,任景县景星小学校长。1947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1950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
新司铎中有13位在罗马教区完成培育,他们来自罗马教区的救主之母传教学院、宗座罗马大修院和天主之爱圣母修院。其余5位在修会中完成培育,他们来自使徒家庭会和方济各住院会。
8月13日,帕罗林枢机离开印尼抵达东帝汶首都帝利,在当地的大修院与师生们一同举行了弥撒。枢机在讲道中指出,修院生活的关键词是每日,这个词很简单,不会产生误解。
据二O一O年《台湾天主家手册》介绍,截至到二OO九年,台中教区共有26,464名教友、两位主教、71位司铎、10位修会会士、114位修女、4名大修生、9名传教员、5个总铎区、35所堂区、34个兼管区、26
孙静潜方济神父,1924年10月10日生于山西省洪洞县,父忠良公,母王玉英,蒙席为长子,下有弟妹四人,小学毕业后,进入当地修道院,中学成绩优异,保送宣化大修院,后来毕业于北京若石学院,于1949年3月13
1943年入太原孟高维诺大修院。1948年转入汉口两湖总修院。1949年4月转入澳门三巴仔总修院进修。1950年7月毕业返回太原实习一年。
封心彤神父1916年生于河北省吴桥县大封庄一个世代教友家庭,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自幼热心敬主,11岁到景县教区天主教公学读书,16岁到献县小修院学习,1938年入大修院,1946年5月3日晋铎,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