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教区长上不闻不问。由于他们得不到教区的关怀,所以很多修士都离开了教区(修院)。对于圣召流失,我们必须对此认真思考。另外,当神父年老了,没有人照管,让人感到心酸。
我们今天反躬自问:我的目光是投向天主还是我自己?在任何事上懂得看到天主恩典的人,就会发现摆脱不信任和世俗眼光的解药。”
相反同道的愤恨:为什么他当上了主教而我还是一个乡村的本堂?为什么他有机会出国深造,而我却没有呢?为什么她/他那么引人注目,而我却没人注意呢?相反长上的愤恨:为什么他/她那么偏心呢?
修院院长:“你要在这里度过几十年,也许你在这里过不了多久身体就会垮的,你还是回去吧!”(雷伯摇着头灰心丧气的出了门)雷伯:“唉,我的天主啊!我去了无数个隐修院,他们都不要我,嫌我年纪小,身体瘦弱。
还是悲剧中的亡者(罪人)?毫无疑问,不论耶稣怎样回答,那些心中已有定案的人,都会视耶稣的答案为挑衅。耶稣在这里有点“走钢线”;而我们每当被要求评论这些新闻时,也是如此的状况。
无论工作还是祈祷,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平静和喜乐。事实上,圣本笃会规旨在营造一种喜乐的氛围,首先是建立“良好秩序”,然后是减少“抱怨”和流言蜚语。对于圣本笃来说,即使是四旬斋期也是一种喜乐。
伯多禄的羞耻使他内心崩溃了,并觉得自己不这合这个新的使命:还是回到自己原来的工作去吧!我们都知道故事接下来的发展(若21:1-19)。
教宗说,为了不让恶以阴险的方式呈现,重要的是询问自己那个思想将我们带到何处,是趋向于天主,还是趋向于我们的自我。
天主曾劝勉以色列人出来传扬救恩,做救恩的管道流向万族万民,这是天主选民当做的大事,说:“你作我的仆人,复兴雅各伯支派,領回以色列遗留下的人,还是小事,我更要使你作万民的光明,使我的救恩达于地极。”
鸽子还是传信使者、祭品、情侣之间的称谓。更重要的是鸽子代表了“三位一体”的第三位——【圣神/圣灵】(HolySpirit)的形象。耶稣也在福音中告诉我们:要我们机警如蛇,诚实如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