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结束为期一周的四旬期避静後,於3月2日恢复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他当天在弥撒讲道中强调,判断别人很容易,但唯有怀着自我检讨的智慧,才能在基督信仰的道路上向前迈进。
教宗勉励他们说:你们要做活的基石,懂得在任何地方,在家庭、堂区、学校,传播与耶稣建立友谊的喜乐。耶稣在此圣诞时期来到我们中间,为拯救我们。
“我去年7月份开始实习,便向教区申请骑自行车周游全国各地的教会,以便取得更好的、更适合我们当地的福传方法。感谢天主,教区同意了我的申请,到现在我的行程即将结束。”他喝了口水说。
耶稣说:“眼睛好似你身体的灯。如果你的眼睛健全纯净,你整个人就显得光明。如果你眼睛有毛病,你整个人就在晦暗中。要是你内心的光失去了,那你原本无光的地方该是多么漆黑啊!”
(斐4:4)为基督徒来说,喜乐是很基本的一点,因为基督教就其本质而言,是,并愿意是一个福音,一个喜讯。然而世界由于错解了喜乐,愿意远离信友,因为在他们看来,基督教只会增加清规戒律和宣讲道德律令。
今天第一篇读经的教导,让人要学会宽恕,如果人不宽恕得罪自己的弟兄姊妹,岂能向天主祈求宽恕和怜悯呢?身为基督徒,我们如何才能拥有宽恕的能力呢?首先,宽恕的力量是来自天主。人的本性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在村里,谁家的盆坏了,他给焊,谁家的农具坏了,他给修,他从不拒绝别人的求助。后来他收养了一位无家可归的孤身老人达二十年之久,并尊为义父,我们都称他为拜爷。父亲的榜样在村里有口皆碑。
教宗省思说,我们明白,我们要宽恕仇人,我们每天都在《天主经》的祈祷文中如此表明。我们也要为他人祈祷,为那些给我们制造麻烦,以及试验我们的人祈祷,这个也很困难,但我们会如此做,至少有时能够做到这一点。
2004年的社会综合调查显示,有43%的信教者认为生活幸福,而世俗者只有23%。对未来持乐观态度的,信教者比世俗者多出三分之一。幸福要素2:工作多数美国人喜欢甚至热爱自己的工作。
那时耶稣叫人知道他最后一次的来临,不像第一次那样的隐晦谦卑,而是如闪电出现于东方,立刻照到西方,他要带着威能及莫大光荣乘云降来。耶稣愿意人明瞭这世界的暂时性,审判的严厉,爱世俗之人的结果,是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