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发现那隐藏在人性孤独奥秘中的许多内心痛苦的根源。另一个日益广为流传的弊端乃是职业倦怠,它是一种自我消耗,一种也能使司铎受到侵袭的情绪耗损。
与基督一起跨越现世门槛的那一边有永生,它将是与天主圆满的共融,默观祂…无限的爱”(诏书21)[16]。“如此圆满共融的特征是什么呢?是幸福。幸福就是作为人的圣召,是每个人的目标”(同上)。
本台在教宗方济各颁布《更大的爱情》手谕的机会上,请达尔科沃洛蒙席介绍一下这道手谕的中心思想。
卡斯巴在1969年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以耶稣基督是善牧开始,解释了耶稣基督冲破了当时宗教仪式,超越了神圣与世俗的分岐,使天主普世救恩的爱具体化。
当天是圣灰礼仪,教会开始四旬期旅程,教宗的要理讲授便以四旬期为主题。他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约5万名朝圣信友强调,善度四旬期就是改变生活,不求回报地爱近人,对我们所遇到的败坏及不幸境遇不习以为常。
我是5月11日早上5点11分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个时间是我妈妈给我的出生证上写着的。
当我们看到一幅画着心的画,我们就立刻想到爱,想到情感的跳动。耶稣的心就是他把自己的牧灵爱德分施给人灵的象征。
真正的爱在于以关怀和热情去接纳及包容周围的人,如同比喻中的父亲一样:他以慈悲恢复小儿子的尊严,而赋予他重新开始的机会。事隔多年,初学导师的教导仍然对我别具意义。
深受感动在我的童年时代,家中受到父母的关爱,同时天主的爱藉着教会神长传递给我。记得我刚上小学时,有一次,在堂院子里玩,走到主教门前,这时一位穿着黑色长袍,留着大胡子的外籍主教叫住我。
(梵蒂冈电台讯)“强烈的本性不是真正对话的阻碍。”这是圣座驻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常任观察员弗罗总主教最近在共融与释放团体主办的里米尼聚会中发表言论时所强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