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保持距离、留在家里,我们应邀去重新发现我们需要社会关系,还有与天主的团体关系。”教宗接著表示,这使我们“更加关注我们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方式。
耶稣以这种方式让病人“重新返回团体,使他摆脱了孤独处境”。“耶稣医治人,但祂医治的不仅仅是人的瘫痪。耶稣治好整个人,宽恕人的罪过、使那瘫痪者和他朋友的生命焕然一新。我们可以说,祂使人重生。
教宗解释道,青年是下一代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他们将成为未来经济的主角,“为团体服务和创造一种相遇文化作准备”。
如果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移民问题,我们就能挑战个人和团体的良知。因此,不应将移民视为可利用和廉价的工具,而要凭著权利和义务“接纳”他们。
尤其是那些承担责任的人:父母、教育工作者、神职人员、团体的负责人,他们应该像亚巴郎和梅瑟一样有时必须在天主面前“保护”那些托付于他们手中的人。
教宗举出一些关怀的典范,首先是初期教会的基督徒,他们效法耶稣度彼此分享的生活,“让他们中没有一个贫乏的人,并努力把他们的团体变成向人类各种境遇开放的款待之家,乐于承担起照顾最脆弱者的责任”。
与此同时,八个基督教会在那个地区拥有土地所有权,包括了代表天主教会的圣地方济各会团体、希腊东正教、亚美尼亚教会、科普特礼教会、埃塞俄比亚教会和俄罗斯教会等等。
其中包括增加和简化签证的发放、采行个人和团体的保护计划、为较脆弱的难民敞开人道主义通道,并提供合适及像样的居所。此外,“也应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提供基本服务和公道待遇。
举例而言,我们若是能保护潮湿地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保障小型农业的灌溉,改善农村和低收入团体的适应能力,确保水源的供应,那么他们必将从中获益」、减轻负担。
值此紧急关头,圣座启动了「愿祢受赞颂行动平台」,在教宗方济各《愿祢受赞颂》通谕问世五周年的特别纪念年结束之际,开启一段为期七年的旅程,邀请各地教区、堂区、教会团体、平信徒善会,以及医院、医疗中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