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徒们的这种装备,不要说和现在人相比,就是和两千年前的穷人相比,他们也是“穷人中的穷人”。从我们人的眼光来看,门徒的这种“空手装备”,实在是无法传福音的。
其实我们什么也没有做,只是聆听而已,只要给他一个吐露心事的机会,他就立即感觉舒服许多,因他已把他的情感表达出来了。事实上,聆听者如此有用,是因为他起了一个共呜板的作用。
使我们无论在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都能无后顾之忧地安心于学习和祈祷……记得10月份的一次培训学习,为纪念玫瑰月,我们在分享中每个人都愿意变成一朵小小的玫瑰奉献给圣母,我们都十分的感动和投入,聆听圣言
我也愿意将我的请求延伸到天主教会以外,扩及於凡愿意聆听天主声音的善心男女人士。
3小时后,队伍在马路边休整,由吕毅章神父主持聆听圣保禄宗徒书信(迦1:11-14,宗15:36-41),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今天福音中的雇工的比喻,主耶稣启迪我们生活在天国中的方法:(1)一天一个德纳;(2)聆听主的呼唤;(3)在葡萄园中工作。1.一天一个德纳每天一个德纳,足够当时的一家人生活了。
当我们基督徒个人和团体处在这种“张力”中时,就会有一个诱惑:在圣堂里朝拜天主,却在生活中拒绝聆听主耶稣的教导,忽视圣神的引导。
撒乌耳本来是天主的受傅者,带领以色列人战胜周围的人,然而,他却没有聆听天主的指示(撒上15)。当一位被选者拒绝聆听天主的命令时,他已经失去了被召选的价值走在偏离的道路上了。
接着来了一位三餐不继的穷人,他祈祷耶稣能帮助它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耶稣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
领洗后,做讲道员,服务贫穷人,把基督传出去一直是我的目标和追求。为效法印度德肋撒修女的榜样,我在教区主教、神父的支持下,成立了德肋撒姆姆会,宗旨就是服务于贫穷人、传扬基督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