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完成天父的计划,耶稣在十字架上承受着天地间极致的痛苦。天主圣神也在受苦,祂愿意进入人的内心,使人关注并接受天主的大爱,从而获得天主的爱,但很多人还是心硬而无视天主的爱,特别是耶稣的牺牲。
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博舍团体的服从精神,看似没有计划,然而计划就在其中,那就是:永远走在天主的旨意中。也只有走在天主的旨意中才能实现团体存在的最大价值,才能见证基督的福音。
范礼安还希望推动圣方济各沙勿略的计划,他于1552年死在中国沿海的上川岛,当时他正试图到达中国大陆。为此,他指示利玛窦和另一位新近抵达的耶稣会士罗明坚透彻地学习中文。
但事与愿违,花了四个月到达中国吴淞口,但中国鸦片战争已经结束,船长放弃北上计划要返回法国。充满期待的金大建一行人,仍不放弃任何回朝鲜的希望。1843年农历11月,他曾和法国高主教尝试入境朝鲜。
为了生存,两人边开店边打工,这时的生活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累。2003年,二人结为夫妇。2005年,生下了女儿Snow,而产后詹萍患上了抑郁症,为了照顾孩子,丈夫不得不把小店卖掉,让妻子在家休息。
我们和选择穷人,和罗马的贫穷阶层(随后在许多别的城市)一起,寻求生存差距的消解和破碎的人与社会结构的重建。我们随即意识到,不只是关联社会的问题,而最先是人的问题。
这通谕不仅在信德上坚固了那些已经生活于耶稣基督信仰内的人,也开启了和那些同您一样自称为多年对纳匝肋人耶稣的说教不感兴趣、不被吸引的人 我认为认真谈论信仰这么重要的话题和有关耶稣的言行,不论是对我们个人,还是对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都是很积极的
昨天北京大学刘继同教授提到,虽然大家现在都在做儿童养育工作,做的时间也不短,但是,我们大家对儿童养育工作的基本状况的认识还不清楚,这包括儿童养育的定义,不同类型儿童的数量及其基本的生存状况等等。
对宗教组织而言,能否取得政府的认可与支持,关系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合法性问题。政教双方,一个追求的是世俗权威,一个掌握着精神权威。双方如果合作,是一种互补关系,如果对立,则是两败俱伤。
我们要给新教友一个生存发展的空间,所以老教友再慕道是相当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