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作见证的三名青年分别是本地天主教徒、信奉佛教的老师,以及菲律宾移民。教宗用西班牙语发表讲话,回应了他们的见证。天主教徒小林未希首先问道,在一个著重于生产和竞争的社会里,青年能如何与天主相遇?
三名青年在这个聚会中做了见证,他们分别来自菲律宾、希腊和叙利亚。来自菲律宾的女孩分享了她在信仰上的疑惑。
“我有幸在蒙古见到了一个谦卑的教会,但她也是一个在天主心中喜乐的教会,我能够向你们见证他们这几天处于教会中心的喜乐。”
同时在奉献的过程中也是为福音、为教会做了一个很好的广告。陈老师的一个亲戚曾经劝他,辅导教会合唱团的时候适当收点费,社会上的合唱团排练一次要收500块钱的。
今天追思礼仪的读经(智慧篇3章1-6、9节)和福音(若6:37-40)告诉我们,在信仰内,追求永生的基督徒面对痛苦和死亡的态度。
我只想就事论事,从主教们身上见证一个牧者的正能量。我见到的第一位主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会士。五十多年前,为了照顾大陆的教友们,他毅然决然地从国外回来。
回家后谭福银的母亲想起前段时间一位大婶曾向她传福音,让她信天主。母亲问大婶说:如果我不信,可以去教堂看看吗?可以呀!想到这里,母亲马上领着女儿谭福银去找大婶,然后一同去了松树嘴子教堂。
最早的福音书是马尔谷福音,出现于公元65年前后;其次是玛窦福音,写成于公元70年代;再次是路加福音出现于公元80年代;最后是若望福音,出现于公元90年前后(圣经学习指南46-48页)。
教宗强调,基督的门徒蒙召宣讲福音,为无偿服务而行走,战胜救恩来自财富的骗局。当天福音记载耶稣派遣祂的门徒去宣讲福音的事迹。
(梵蒂冈电台讯)传教使命是教会的最大挑战,因为人类非常需要福音,福音是喜悦、希望与安宁的泉源。教宗方济各6月5日接见宗座传教善会全体会议与会者时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