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充满了基督希望的基督徒的见证,为基督打开了他们周围的人的心灵和思想。
事实上,礼仪引领人活出「入门(圣事)的经验」,是思想行为的彻底改造,而不是徒然积聚个人对天主的概念。
所以,要通过神父讲道、阅读和分享圣经,鼓励阅读圣人传记,帮助穷病弱小等具体行动,学习树立好榜样等等教会日常活动不失时机地注入这种思想和理想。
(迦6:15)(36)天主在这神学轨迹中,启示了祂自己,也揭示了我们,使我们看到自己,主要求我们再回来忠实地探索。
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著名的思想:因信称义。从《罗马书》中的义人必因信得生受到启发,他指出:真正的宗教必须是一个内心自由的人所自由接受的宗教,这必须是信仰的绝对前提。
不过,很多著名神学家和考古学家将这种观点视为垃圾,认为毫无事实依据。
高夏芳修女:生于澳门,长于香港,在意大利受培育成为母佑会(慈幼女修会)修女,留学德国,获Münster大学神学博士学位;分别于罗马母佑宗座大学、香港圣神修院神哲学院及香港天主教圣经学院教授新约圣经及圣父学
,由北平将我们这批年青修士撒退到上海徐家汇,辗转到香港、澳门,在菲律宾马尼拉新乳(Novaliches)继续研读哲学,一九五一年在菲南岛试教一年,一九五二年进入碧瑶(Baguio)耶稣会中华神学院接受神学培育
(全文完)摘自《神学论集》
罪的神学是很重要的。圣伯多禄犯了一最大的罪,就是否认基督,但他们还是选了他当教宗。试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