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目中,郭修女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十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无论是在家中会客或行走在路上或进堂祈祷,必定身着修女服装,头戴修女头帕,时刻不忘提醒自己是一位修女,为基督的福音做一张活名片。
渐渐地家人进堂的人开始多起来,最先是我大姐这个家庭开始发生变化,全家人在大姐带领下都领洗入教。以后她带领全家人,经常参加堂内教友组织的分享活动,使家人更深一步地了解信仰知识。
袁鹤群是去年刚刚领洗的新教友,他在感言中讲述了自己的进教历程和培训班带给他的信仰、礼仪的提升与解惑。他说:我进教以前,很少用行动活出善的理念。通过学习我更懂得了说出的话是要用行动兑现的。
有些教友在举扬圣体后才进堂,领圣体时,也挤在人群中,我对他们说:“你没有参与全弥撒,只是半途插队,不好去领圣体。”“你真多管闲事,领领圣体,用不到望全弥撒,领到就是完成任务。”
临终前,他特别感谢上主赐予自己生命中的三大恩宠:认识了基督领洗进教、成为一名慈幼会士,他更把患上癌症当作天主赐予他的恩宠,可以一同分享主耶稣的苦难。
8.热心的人将迅速地进修到更齐全的境地。9.供奉圣心像的人,我要降福他整个的家庭。10.恭敬我圣心的人,能感化顽固的心。11.传扬圣心敬礼的人,他们的名字将铭刻在我心里,永不消除。
小孩念经当我还是个小宝宝的时候,就跟妈妈进堂了,我当然不会祈祷,只会哭哭笑笑,累了就睡觉,觉得在那里睡和别处没区别。学会走路,气势就不一样了。
房有增是河北武安城关镇东长远村的一名新教友,他从1994年蒙主的召叫领洗进教,当时村里只有6、7名老教友。领洗后他就担起了福传的使命,为了武装自己为主作证。
墨子反对儒家,不承认和同之辨,而提出尚同之说。墨子有许多进步思想,但是尚同之说确是比和同之辨后退了一步了。儒家宣扬和的观念。《周易大传》提出太和观念,《彖说》: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著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宗教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向平认为:当下中国,在财富或权力面前,信仰已经变质了。以逐利为目的的拜金信仰已经不是简单甄别信仰好与不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