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教友们响应教区善度教理年的号召,经过了一整年线上、线下的教理学习,都深有收获。一大早就等候在教堂广场露天祭台前、信心满满地准备参与抢答活动。
以下就是两位目击证人所作的证言:弥格·卢华神父说:“我自1847年起,就开始参加庆礼院的活动,我记得每当有磊思善会的会员要死的时候,鲍斯高神父必预先告诉我们,可是他从不宣布他们的姓名,只是这样说:”在十五天或一个月内
姐妹们都从自己的生活中体验到天主的临在,感受到耶稣圣心爱的陪伴,使自己有力量为兄弟姐妹们奉献爱心、牺牲服务。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与主一路走到今天。
为一个在抽象的善念中挣扎而毫无实际行动经验的人,这种"自我征服"的希望是极微弱的,因他不可能真正地愿意有此种美德超过愿意邪恶,虽然看来他似乎十分厌弃后者。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本能的愿望去择善弃恶。
韩主教在讲道中勉励教友们:仿效圣母,勇敢的背起我们生命历程中的十字架,陪伴耶稣,分担耶稣的使命。
人生就像大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而耶稣是从不缺席的观众。耶稣曾说过在将来没有一件事不显露出来的。
教宗方济各在慈悲特殊禧年诏书《慈悲面容》中特别谈到了如何善度禧年中的四旬期,他特别邀请每个教区在四旬期第四主日前的星期五及星期六,举行24小时奉献给天主。
1月6日主显节,即三王来朝瞻礼之际,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书房窗口带领聚集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世界各国朝圣者们颂念三钟经前特别提到了这一天也是宗座圣婴传教善会日,并特别深情问候和鼓励“活跃在五大洲的小传教士们
在共祭中,杨主教带领司铎团重发司铎圣愿,重申奉献生活的承诺,借此深化服务信众的使命,劝勉司铎们要坚守职责,奉献一生,以基督的爱为指引,追随耶稣的脚步。
它帮助我们明确另一个至关重要道理:就是,凭着使徒热情,教会不宣她自己,而是凭借一种恩宠,一种赐予,而圣神恰恰是天主的恩赐,正如耶稣对撒玛利亚妇女所说的(参若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