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孝顺的儿子果然不负老人的重托,从学校毕业后,来到一家经济效益不错的国企工作,从最基层做起,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很快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成了一名技术骨干,从普通员工做到了管理阶层。
因此当时修女们除到各处传福音外,也创办了学校、施药所、孤儿院及养老院等。由于修女会房屋尚未落成,1928年圣母升天节,在吉林省海龙县二八石天主堂开始招收第一批志愿者(共7人)。
但是这个称呼,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来源,从1948年起,德肋撒修女开始为那些贫苦无依,三餐不继,读书更是完全没有机会和经济能力的学童兴办学校,教他们读书识字,就是那些儿童那时候以Mother妈妈称呼她,就这样叫起来的
范家圪瘩既然成了堂口,贺司铎就购买地基,建造圣堂以及男女学校。又经当时耶稣会会长的鄂尔璧司铎准许,将范家圪垯四外的庄田,由近及远,尽量收买,数年之间,共买了不下一二十顷。
在我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同学的母亲信仰了新教,同学把他妈妈手里的小册子带到了学校拿给我看。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了主祷文(天主经)及其出处。
弟兄情谊由家庭中的子女组成,如果家庭处在一个向他人开放的教育氛围中,它将是一个自由与安宁的伟大学校。在家庭中,弟兄姐妹之间相互学习人类的共同生活,学习应该如何在社会中共同生活。
外公的父亲是临涣天主堂学校的老师,外公自幼跟随父亲在教会学校读书,受到了良好的信仰熏陶,也沉积了较好的文化功底。外公弟兄较多,身为长子,14岁的他下学回家就干农活。外公天资聪颖,在家干活也是一把好手。
当时学校一位知识分子急中生智,提出把利玛窦等人的墓碑深埋起来,令其“永世不得翻身”。“小将们”觉得这个想法很有创意,于是墓碑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
2015年,弟弟到了退休年龄,学校要反聘他继续任教,银行也聘他去帮忙,每月工资不少于2000元。弟弟却另有想法,全家进县城,带孩子读书,这样离教堂近,便于进堂,再说退休也该好好读经了。
后在花梨岭教堂神父办的育婴堂健康长大,读教会兴办的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信仰方面也得到潜移默化。听她说,她不仅事主热忱,而且能歌善舞,深得神父修女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