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是我们当行的道路,自然认识真理,真理会救我们,使我们得常生。耶稣同时又给斐理伯说明,他与父原为一体,看见他,即看见了父,因父借他所显的奇迹,已说明他与父是一体的。
不但需要教区、修院的严格管理,积极配合,还需要全体教友、修生家属的全力支持、合作和有志青年的热烈回应。教会固然不会强人所难,勉强人走自己不愿意走的路。
祂的话犹如一把手术刀直驱我们内心,从根源下手,让我们摆脱那潜伏在我们生命中的恶。
柯伟生先生发表致辞罗木兰博士在致辞中说:在今日社会的背景下,做主教神父修女很难,这就更需要从圣经中汲取营养,虽然圣经资料很重要,但是阅读圣经本身更为重要,如米兰马尔蒂尼枢机作为一位渊博的圣经学者在教友中积极推广阅读圣经
在这缺乏圣召的年代,一个仅130多户教友的教友村,却出了14位圣召(7位神父、1位执事、3位修女,还有两位大修生和1位小修生),这里有什么奥秘呢?
当然,任何准备必须对天主有绝对的信赖,而且生活在今世为的是准备来世,如果不是基于此,再多的准备也是无益和徒然。
希腊斯多噶派的哲学家们喜欢说:生活的唯一方法,就是生活在永生的荫庇下。我们很容易误入歧途,忘记了上主;可是人是必死的,到那天,我们仍得面对上主,又怎可以忘记他。
两位真福都生活在十九世纪中叶。根据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公署公布的两人简历,真福玛丽安•巴瓦蒂修女出生在加里勒亚、在希腊-美尔基特教会内领洗、创建了伯利恒加尔莫罗会。
下会期间,邀请教区高来恩、席有、崔继恩、尚建生神父听告解。祭台下布置了十字架,周边鲜花簇拥,蜡烛怒放光辉。
塞斯塔克神父对上主怀着无尽的爱,他以全部的心神与力量履行了司铎牧职,其一生都在这条轨道上行走,直至1868年,67岁的他安息主怀为止。塞斯塔克神父生前已经有了圣德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