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9月25日主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为成千上万名要理教员主持弥撒,勉励他们不要苦叹社会、教会及周遭一切的不好,却应创造历史,宣讲天主是爱。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2月19日主日下午前往罗马东郊的耶稣圣心圣玛利亚约瑟法(SantaMariaJosefadelCuorediGesù)堂区进行牧灵访问,这是他第13次探访罗马堂区
在阿联酋生活的天主教徒主要是劳工移民,约占总人口的10%。其中主要是亚洲人,尤其印度人和菲律宾人占多数。他们不仅来自不同国家,所遵循的礼仪也各异。此外,阿联酋宽容部部长及4千名穆斯林也在弥撒中观礼。
教宗在将临期第二主日的弥撒讲道中,对主日福音关于洗者若翰在荒野中呼唤人民悔改的事迹进行了省思。
“以这样的方式,三位贤士预示了耶稣的门徒,还会有许多,在福音结束时,他们在加里肋亚的山上,在复活的上主面前俯伏朝拜”(参阅:玛廿八17)。这两个事件都可以成为渴望完全合一的当代基督徒的先知性的记号。
b.我们每次参与的礼仪,都是一个庆典,因为上主亲临,赐给我们大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高兴愉快的庆祝,穿礼服也有开心庆祝的意思。
为此,本笃十六世这样解释,"我们这么多人围绕在伯多禄宗徒的墓前也是要求他为教会在此特殊时刻的步伐代祷,再次宣信我们在首牧上主基督内的信仰"。
6月18日是父亲节,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有我们肉身上的父亲,就是给予我们生命的爸爸;作为基督徒,我们也有我们灵性上的父亲,就是那教导我们属灵生活的主教、神父。
在教宗开始要理讲授前,全场信友和朝圣者聆听了《撒慕尔纪》中的一段记载:“上主对撒慕尔说:‘你不要注意他的容貌和他高大的身材,我拒绝要他,因为天主的看法与人不同:人看外貌,上主却看人心。’”
这些坟墓分两层而,上面有墓碑、石柱、祭台、石板,许多并刻有碑文,特别具有历史和社会性意义。大部分坟墓保存良好,时期上溯公元前第一世纪直到公元第四世纪初,也就是从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到君士坦丁大帝这段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