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个世纪的发展,在我们面前似乎一直有某种不和谐的地方:基督信仰、它的喜讯及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自始都是通过光明的象征得以表达;但是与此同时,也常被盖上迷信黑暗的印章,背负反对理性光明的骂名。
当然,新约是耶稣的故事,记述了耶稣的生活和死亡,其描写的详细度和深度,是任何电影都做不到的。你也许看过《耶稣受难》这部电影,那只是新约故事的一小部分。
通常助祷开始前,我会先关心一下亡者去世前后的情况,例如:久病、突然死亡(意外或急病)、生前有没有好好进堂、神父傅油了没有、家属是教友吗、亡者的家属情况(例如:亡者父母是否健在、小孩情况、是否有哀恸逾恒的情形
保禄以基督的死亡及复活为同一事实的两面,这事实具有双重的效果,他的死消除罪过,摧毁死亡;他的复活建立成义的境界,带来新的生命(罗4:25,得前4:14,格前15:12、17,格后5:14—15
第二点,玛利亚·玛达肋纳非常近距离地经历了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在哥耳哥达,耶稣去世时她也在场。她并没有逃走。她并没有像其他十二门徒中的许多人一样逃跑。她强忍痛苦。
然而,从后来的当代的非基督徒历史学家“约瑟夫(FlaviusJosephus(A.D.37-100))”所记载的主耶稣的事迹,以及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死亡的事实,我们可以推断,只有一个人诞生过,才能有死亡
在圣神的带领下,信友是天主的子女,能够转向天主,像耶稣一样以“阿爸,父”(罗八15)称呼祂,并且是一个自由的人,不再陷入死亡的恐惧中,因为耶稣已经从死者中复活。
弥撒之前,教宗举行复活仪式,揭开复活耶稣的像,那是一幅木制三折画圣像,中间是救世主基督坐在王位上,两旁的小门上画着基督苦难、死亡和埋葬的画面。
复活前夕,绵绵春雨稍有停止,微微春风乍暖还寒,虽如此,虔诚的信友们仍从各地赶往教堂,共同庆祝基督经由死亡,进入生命的至圣之夜,主教、神父教友共聚一堂,守夜祈祷,庆祝主基督的逾越奥迹。
截至20日上午11时止,全县552个村受灾,洪灾造成15人死亡,5人失踪,306人受伤。累计受灾人口达189,736户70万人,紧急转移人口3.5万人,安置转移人口9,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