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地,耶稣在纳匝肋度过了30年的隐居生活後,来到约旦河,与祂的许多子民在一起,与罪人为伍。他不觉得难为情:祂与众人,与罪人一起在那里受洗。
他说:“在教会初期,当某个殉道者或某位基督徒曾生活于福音模范榜样的名声传开时,他们就被提议成为所有人生活的典范,并成为信友在天主台前的代祷者。”
(梵蒂冈电台讯)今天仍有人以天主的名义杀害基督徒,但圣神给予这些基督徒勇於见证直至殉道的力量。教宗方济各5月1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表示。
我们知道基督的爱没有止境,从天主创世以来,天主临在历史的标记数不胜数,但天主不是一个提示,而是需要我们不断接纳的临在。
(梵蒂冈新闻网)不朝拜天主的人,以及朝拜天主的意义。教宗方济各元月6日主显节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时,以这两点贯穿了他的讲道。教宗告诫说:「一个人若不朝拜天主,就会朝拜自己。」
关于大赦的意义,宗座圣赦法院副院长克日什托夫·尼基尔蒙席向本梵蒂冈电台表示:答:圣父方济各授予全世界青年这一大赦恩典,因为他希望世青节能成为一个体验天主的伟大、美妙和慈爱的有利时机。
于是请教了一位神父,神父说,天主掌管宇宙万物,更何况你一个小小的家庭。从此疑虑打消了,对天主有了信赖之心,除了福传,画些油画。有一次20天画了两张油画,赚了1万元。
关於这个慈悲的天主,《圣经》又说祂缓於发怒,其字意就是气量大,也就是说,富有忍耐和承受的能力。天主晓得等待,祂的时间不是那些不耐烦的人的时间。
天主是仁慈的爱。
教宗在子夜弥撒的讲道中从基督诞生在马槽的事件谈到人们对天主的期待,他说:“人类以某种方式等待天主,等待他的接近。可是时刻来到时,却没有地方容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