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像主那样,勇于承担别人的过错,不要想自己的得失。为别人的欢乐祝福、为别人的痛苦祈祷。迟于发言,缓于发怒。为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我们基督徒的贡献。
但是,她没有悟到一个最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和别人攀比,或做个别人眼中的强者,而在于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并学会欣赏自己,也接纳这样一个既有优长也有缺陷的自己。
他首先谈到部族意识,指出部族意识如同藏在背後的两只手,紧紧攥住要向别人投掷的石块。教宗说:唯有用聆听,用心和用手才能克胜部族意识。用耳朵去聆听:你的文化是怎样的?你为何如此?
举例而言,我们明白别人处在绝境,他的遭遇并非出於他的罪过;我们也明白别人与自己一样,因而能够设身处地为人着想。我们最终会坚信,需要无尽的慈悲,如同基督圣心的慈悲,才能赔补人生中的许多罪和苦难。
(谷7:10-13)九、看不惯别人做的事,指指点点,自己却不愿意做。耶稣在圣经上说“你们不要效法他们(法利塞人)的行为,因为他们说而不做。他们把重担捆起来压在别人的肩上,而自己连一个手指也不愿意动。”
你出了门再找别人替你捐,我管不着,反正我只肯收你一千。在我的坚持下,他才勉强同意了。我就当场用微信替他把这一千元钱转给了进德公益。
乙:可我是个没有收入的乡巴佬,将别人送给我的钱全都给了他。甲:这就叫:吃米不知种田难,儿女不懂老人难!乙:小时候,爷爷奶奶给我的压岁钱总是三角五角,我也会乐颠颠地给他们磕个头。
《天主教教理》第2540条也提醒我们:“嫉妒常源于骄傲;属神的谦卑能使我们接受别人所获得的恩宠。”
如今,许多基督徒都很“时髦”地认为,现今世界是宗教信仰自由的世界,宗教信仰只能是“私人”的事,无论自己信仰什么都碍不着别人。
总主教表示,教友只参与主日弥撒和办修和圣事并不足够,更重要的是“成为天主之光,照亮别人”。他指出“所有天主教徒都是传教士”,传扬福音的力量来自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