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日“信德”载文说:伟大的传教士利玛窦逝世4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正式开始。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文告中特别指出:“耶稣会士是欧洲文明与华夏文明出色交流的典范。”
第二主题的演讲由湖北大学康志杰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哲学系王志成教授作了题为“从排他范式到后现代范式:以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关系为例”的演讲;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顾卫民教授的演讲题目是“诺比利(RobertNobili),印度的利玛窦
科尔文偏重报道战争中妇女儿童的遭遇,曾凭在车臣和科索沃的报道赢得了国际妇女传媒基金会的勇气奖,还曾因在前南斯拉夫的报道获得英国最佳驻外记者奖,得到许多国际奖项的肯定。
徐光启是朝廷重臣及学者,也是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神父(MatteoRicci,1552-1610)的伙伴。
而且耶稣会里面有一个利玛窦神父,400年前去过中国,对中国人民表达友谊,他还编写了一本《教友论》,所以那个时代的人特别欢迎他。
雨天,山路弯道多,经过近3个多小时的车程才抵达目的地,本堂王雷振神父及教友热情地接待了朝圣团的神父和修士们,安排他们住宿在教区利玛窦灵修中心。
虽然身体老了,但是牙齿利索,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产生了金牙齿,银牙齿,铜牙齿奖的获得者,主教特别为他们颁发了奖品。看到年轻人们表演节目,老奶奶们也不甘示弱,表演了生动活泼的回娘家。
这封信发出时,正值越来越多人关注上月在老挝失踪的社会活动家、「拉蒙.麦格塞塞奖」得主宋巴.宋蓬(SombathSomphone)的命运。
2002年,小锐博荣获山西省“我做合格小公民”一等奖;2004年,小锐博在万柏林区开展的“家庭美德进万家”活动中荣获“好孩子”奖。
他曾获奖无数,例如比亚里克奖(1986)、以色列国家文学奖(1998)、阿斯图里亚亲王文学奖(200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