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育孩子来说,仅仅有爱是不够的,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人,对于孙子辈孩子的爱,往往容易演变成一种溺爱,而这本书中作家李业陶作为爷爷,教育两位孙女却是非常讲究方式方法的。
这位老人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平日生活中爱人、宽恕、念经,在老人身上几乎找不到信仰的瑕疵,只是在那个年代不提倡传福音,只一个人默默侍奉天主。
一爱与被爱的自由真正的爱是自由的,被爱也是这样。在此,我们需要正确地理解自由的意义。所谓自由的爱,是指爱的纯粹。
教会给传教员交付了讲授教理的使命,他们参加这项神圣的工作,是要培养听者活泼的信仰,建立基督的身体。由于这个使命的重大,传教员必须在宣讲教理前有充分的准备。
陪伴也是一种爱,或者说:有时爱的表现就是陪伴。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生病的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有人陪伴在身边。你一定希望是你爱的人陪着自己。当然,那个愿意陪伴在你身边的人一定是爱你的人。
主爱永不止息,永远长存;王贵爱主情深,爱人如己;他一定会用自己善言善行坚守到今世的终结!范路易神父:92岁,荣休教区长。61年来在牧灵福传岗位上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善尽牧职、堪为忠仆。
一、大力开展“一带一”福传活动 近几年,堂区已发展起来三个福传团体,回顾近几年来堂区的福传状况,基本上是一位教友给一位亲戚或同学、同事、或朋友、邻居宣讲,带领其到教堂慕道,这属个人福传范畴。
我想谈一下有关福传的两个问题。一、对目前的福传形势要有一个清醒,全面,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抓住机遇,解放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福传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陈时雨神父接受采访时谈堂区福传我们这里的教友有福传的历史传统,在文革前如此,就是在1970年至1975年间,我们这里的教友也没有停止传教,这也就是我们这样一个堂区为什么能有近3万教友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那里好好地发展,把教友们的信仰热情、福传心火点起来。于是,2005年10月初,我接到调令,接任西留本堂神父。此时,我看到福传一线的郑瑞平神父、于海涛等的福传精神和事迹后深受感动,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