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会议以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1995年发表的《愿他们合而为一》通谕为出发点,深入探讨罗马主教的首席地位,尤其在走向大公合一旅程中的角色。
谈到“在旷野中行走”的主题,博瓦蒂神父指出,在《出谷纪》的记述中,旷野是上主“启示自己”的场所,祂是“与以色列结盟约的天主,信实的天主,同时也是使所有宇宙力量臣服在祂权下的全能君王”。
11月15日,在圣女玛尔大之家举行的弥撒圣祭中,罗马一堂区的少年儿童参加了礼仪,教宗特别与他们亲切互动。教宗对在场的成人指出,看着孩子们就是看着期许、是看着整个世界的未来。
其实,即使圣经纲目中的童年福音,并非合乎今日批判学的历史标准,更是故事一类的作品,但无论如何,新约圣经中的耶稣童年故事,亦是在天主圣神灵感之下所写成的,因此都是天主圣言,且为信徒的生活与行动之标准。
又据罗马时代作家阿诺比乌斯于公元三百年左右写的“驳斥异教论”中说:传教工作遍及印度,赛里斯(丝国)、波斯和米底斯。古罗马时代西方人称中国为赛里斯(seies丝国),但阿诺比乌斯的说法再无任何佐证。
渐渐的,成长中的挫折让我知道,故事采用幻想、夸张的手法写成,但是个个却源自生活。是啊!有多少青春少女在幻想天鹅气质的追求中,饱读诗书,俭以养德,最终完成丑小鸭历经寒冬变成天鹅的过程。
沙赫在拉合尔总主教区天主教会圣心主教座堂出席为基督徒合一祈祷周活动时向二百多名天主教会司铎、修女、修生和信众讲话指出,基督徒的合一远远超过了礼仪、会议和声明的概念,而应以不可辩驳的形式充分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正像几位神父所说的:“没有外在的形式,我们的心更能在安静中走近圣婴,体认他的无穷圣爱。”想来也是,外在的欢腾声色,往往也会冲淡心灵的深思冥想及真情实感的倾注。
出3:1-15;咏103:1-11;格前10:1-12;路13:1-9在每个时代和环境中,每个团体和个人生活中,常有意想不到的灾难,然而,主耶稣却一直与我们同行,邀请我们改善生活,每天结出福音的果实。
由于这个原因,在许多圈子中(特别是那些“新时代”运动和注重健康的群体中),都强调平衡的需要。冥想、健康的营养、与自然的接触,都被视为我们现代生活过度的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