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各地共同面对的问题,香港则面对经济、政制和污染等问题的挑战……本地教会团体关注的许多议题都离不开发展,如最底工资和家庭工资。”
而且有不少时候,有的教友在奉献弥撒的时候,对天主的全能和仁慈发出挑战。特别在追思弥撒中,要求神父必须要提出自己已故亲人的圣名。好像不提出来,天主就不知道,炼灵就得不到。
教宗最后勉励保加利亚的信友团体,不要害怕接受新的挑战,而要努力不懈地成为一个在对立、痛苦和贫穷中继续不断地孕育子女的教会团体,因为今天在这块土地上需要教会的子女;同时也要注意聆听福音和子民的心声。
教宗说:“主耶稣来是为给这个世界带来生命,祂从不止息地赐予生命,向我们狭隘的算计、平庸的期望和理智上的肤浅提出挑战;使我们检视固有的观点和确定的心态,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新的视野,以不同的模式建构现实。”
我们国内的老一代神长与青年人,包括普通教友们在内都感受到了时代的挑战,嗅到了梵二的时代气息。
提到政治,教宗指出,政治人物的一大挑战在于善尽职责,服务同胞,保卫国民,尤其要为最弱小者做到这一切。在这方面,圣教宗保禄六世提出了忠告,他说,国家的发展「不能缩减为单纯的经济进步。
世界主教会议秘书长巴尔迪塞里(LorenzoBaldisseri)枢机在记者会上强调,教会对亚马逊地区的关怀与福传使命和照料共同家园密不可分,“整个教会关怀亚马逊地区”,关心这个地区的困境、忧虑和挑战。
因此,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应透过福传的愿景而得到更新,以期应对教育的重大挑战。亚马逊地区受到“文明”世界扩张的威胁,当地的自然资源被剥夺。
然而,我们有时会「迷失方向」,被幻影弄得头晕目眩,因而无法跟随「明亮的灯塔,驶向安全的港口;或者,困境、疑惑和恐惧的逆风带来种种挑战」。
再者,在处理相关的法律案件时,手册必须回应经验带来的种种新挑战。最后一点是,手册必须重视不同教会团体提供的考量,诸如:教区、修会、教会学院,以及单一教区或多个教区联合设立的聆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