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刘神父蒙主召唤,矢志献身于主,度奉献生活。1982年,刘神父开始担任教区修道院的院长兼教师之职。1983年4月25日晋升铎职,继续服务于修道院,先后为教区培育30多位神职人员。
家有三个年幼的孩子,而且经济上也不是很富裕,但她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听到福音的喜讯,就在农活不太忙的时候把孩子托付给别人,锁上家门去传福音,当她走上祭台后,先介绍自己的家庭背景,然后才讲她福传的内容,很多人被她这种牺牲奉献的精神感动了
这些在默观隐修院、献身生活团体、使徒生活修会团体的弟兄姊妹,他们的见证提醒天主子民「天国的奥秘已在历史中运作,而终将止其至善於天堂」(《奉献生活》1)。谁能认为自己配得上担任司铎的职务?
教友对他人的服务,需要在每天的生活中,把自己奉献出来,同时把基督徒的价值观放进去,这是很重要的教友使命,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场合,若能彼此共融,那就能使教会与她所接触到的人交往,把福音传给世界。
另有一个堂区,每年春节前和四旬期内都会发动教友献爱心,堂区将这些爱心奉献带给急需者,大家看到的爱的形象便是基督的形象。这种福传方法极易形成良性循环,新教友都知道做奉献,做奉献促进再福传。
通过集体的祈祷,每一位受过洗的基督徒为世界的福传工作做出奉献,又透过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基督的圣体圣血,而向所有的人宣告,请倾听基督的福音并获得他的救恩。
这里所指的真理既不是理智上的确信,也不是一个能提供明确参照点的价值体系,而是耶稣亲自向天父作出的奉献。正是因为耶稣的全然奉献,我似乎能理解渐进律,其核心要点在于建立某个人在特定情况下能获得的善。」
教友们奉献的钱是一点一点地到位,需要一个过程。潘神父就先垫付了一部分,可是他个人的经济也很有限。当时他就考虑去借钱,可是如果马上要借1万欧元的话,很多人一时拿不出来,同时也有好心教友提醒怕他上当受骗。
而儿子要去修道,他们也毫无保留地支持和奉献。就是在父母最纯朴最原始的信念影响下,纪德付走上了圣召之路。纪神父与父母在那个物质并不充裕的年代,无论是教会还是主教,生活都十分清贫。
接着,主教又邀请大家一起祈祷,特别祈求天主圣神帮助我们教区的全体神父们以及全球的神父们、主教们、可敬的教宗,赋予他们更多的恩宠与力量,使他们更加喜乐地为我们的教会服务、奉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