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的新书发布会,这本书原是1917年由加拿大传教士启尔德编著的《华西第一年级学生用中文教材》,里面有不少用四川土语发音的英汉情景对话,非常生动有趣,是外国人学习四川话的一本活教材,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发现后,
中国基督徒的祭祖问题,从利玛窦时代一直争论到今,也是教会本地化进程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耶稣提到两段圣经章节:一段讲述厄里叟先知时代的奇迹,叙利亚人纳阿曼的癞病获得医治;另一段讲述厄里亚先知前往漆冬匝尔法特的一个寡妇那里,使她免于饥荒。教宗解释说:「当时,癞病人和寡妇都是边缘人。」
他指出教宗使用造世者的术语,来自诺斯替派的传统,在古罗马时代就被认为异端。此种观念认为天主是某种从原本存在的物质中形成宇宙的工匠,基本上与异教徒认为自然神掌控万物活动的概念一致。
然而,在那段时期以后曾有过很大危机:1989年在欧洲出现的变化对大公运动却没有帮助,那些曾在斯大林时代遭禁止的东方礼天主教会、希腊礼天主教会,尤其是在乌克兰、罗马尼亚和特兰西瓦尼亚的教会,藉着那项转变走出隐蔽状态
我认为,我们必定能期待他们作出令人满意的工作;这工作将展现出教会愿意以最适当的方式在不同文化和教会环境中应付我们时代的灾难,并且予以关注。」
第三点,需要提醒各国政府,宗教自由在世界许多地区遭受危害的当今时代,宗教对话是当务之急,它必须在信徒之间,而不是在政府之间进行,政府不可取代个别的信徒。
这是圣神的工程,圣神使耶稣基督临在于每个时代青年人的心中。在马德里度过的‘信德节庆’将难以忘怀。
教宗本笃十六世解释说:「在欧瑟亚先知的时代,以色列人的信仰有被客纳罕自然宗教信仰污染的危险,但自然宗教信仰不能拯救任何人于死亡。」
他还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对基督教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现状、作用及其趋势做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