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船上,圣人形容船舱很小,不能站立;且晕船,感觉很孤独,就像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痛苦。」颜老师续说:「但圣福若瑟神父不怕受苦来传教,只为天主在背后的支持。」
例如在弥撒圣祭中,他一方面临在司祭身上,因为他曾在十字架上奉献自己,而今仍借着司铎的职务做奉献。另一方面,他更临于圣体形象之内;所以他以其德能临于圣事内,因而无论是谁付洗,实为是基督亲自付洗。
然后便是隆重的感恩经部分,由教会的头与奥体一同向天主圣父祈求,后者[信友]将大大小小的牺牲归入前者[司祭]十字架上基督的牺牲。
他默默地跟进教堂,划十字,和大家一起坐在椅子上。天主让他充满智慧,路上忽然发现前面一条不知名的马路的限高杆,及时刹车,处置恰好,避免了一起意外事故。
弥撒前以吊炉、十字、蜡烛、福音书为前导,修会的乐队吹奏圣歌,众修女与神父主教一起随后列队进堂。
在众多差异之下,教宗鼓励青年「怀抱共同的梦想」,耶稣曾为这个梦想在十字架上献出生命」。那梦想「名叫耶稣,天父亲手播种并相信它将在每个人的心田里成长茁壮」;那梦想「在我们的血管里流动,令心脏跳跃」。
他没有像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把火从众神手中夺去,而是作了天主这一恩赐的中介,以历史上最伟大的爱的举动: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获取。”天主愿意继续把这一“火”赐予每一代人,因为他是“随意吹拂”的神。
主耶稣为了从魔鬼手中救出我们的灵魂,他心甘情愿死在十字架上,他知道我们人是软弱的,为此他建立了圣体圣事,好让自己永远留在人间,天天可以和我们罪人相拥,关心着我们每一个人的需要。
妳持守着坚定的信德,在十字架下参与耶稣的苦难。妳,罗马人民的救援,明了我们的需要;我们确信妳的照顾。一如在加里肋亚加纳,在这考验的时期过后,妳将恢复我们的喜乐与欢庆。
基督是唯一的“善者”,并透过十字圣架这棵“好树”,结出救赎人类的“好果子”。正如枝条留在葡萄树上、只有住在祂内,枝条才能结出许多果实(惨阅若15)。